【典型推介】
市税务局:打造“智税”手工制瓷平台助推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景德镇市税务局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发展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目标要求,在省局的大力支持下,创新打造“智联、智识、智享、智汇”的“智税”手工制瓷平台,带动传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2022年,全市陶瓷产业税收7.65亿元,同比增长46.06%,其中手工陶瓷制造行业完成税收2.18亿元,同比增长53.11%。
“聚力智联”搭平台。推动“产销相联”一体化。市局党委高度重视,主要领导亲自部署,专门成立陶服办具体抓落实,助推“手工制瓷+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助力陶溪川直播基地成立手工制瓷平台,依托互联网将散落在城市各角落的直播电商和手工制瓷作坊进行 “产销相联”形成高度统一的整体,逐步改变千百年来景德镇陶瓷行业生产销售的“小散乱”局面。促进“共治通联”规范化。与各县(区)政府加强工作衔接、形成工作合力,与市场监管、瓷局、生态环境局等部门依托平台建立 “统一质检验收、统一环保标准、统一物流发货、统一开票缴税” 的综合管理系统,逐渐形成规范陶瓷市场环境的共治共赢新体系。实现“数据互联”可视化。建立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常态化信息交互机制,定期召开腾讯视频联席会议,对相关部门及政务信息平台提供的陶瓷企业相关信息进行梳理、评测、汇总和分析,实现数据互联互通,为平台良好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云筑智识”防风险。“云数据”智能识别基础信息。建立陶瓷行业数据库,明确归类标准,形成包含规模大小、经营性质、纳税情况、供需链条等信息的电子档案,实现“一户式”、“一局式”查询,全面提升涉税基础信息智能识别的精确性、实时性,促进行业归类更加清晰、征管基础更加扎实,供需匹配更加精准。
“云计算”实时识别电商行情。攻克技术难点突破数据壁垒,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对生产端、营销端、市场端的海量数据进行收集、筛选、加工、处理,实时掌握电商经营情况和市场需求。截至2022年12月,陶溪川抖音直播基地共计备案电商5977户,其中本地电商4244户,外地电商1733户;累计GMV销售额57.5亿元,其中本地电商40亿元,外地电商17.5亿元。“云监控”精准识别税收风险。通过建立陶瓷行业风险分析模型,设立预警指标,全方位扫描,全税种分析,多维度关联比对销售收入与申报数据,精准识别税收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今年,辅导销售额达到一般纳税人标准的电商122户入驻手工制瓷平台;辅导自产自销自行申报的电商6户,电商共计申报销售额10亿元,缴纳税款0.4亿元,是去年的48倍。
“政策智享”降成本。“智慧办理”直达快享。在陶溪川直播基地等各类陶瓷商业中心,运用5G技术配备集成自助办税、电子宣传、网上体验等功能的智能微厅,实现税收政策“智”宣传、“智”推广。“精细服务”应享尽享。对陶瓷企业开展“点对点”“面对面”滴灌式服务,组织开展座客会谈、调研走访、上门辅导共计150余次,推送优惠政策2万户次,惠及陶瓷产业纳税人12188户,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1.6亿元,缓缴税款1亿元,切实为企业扩大再生产、稳岗保就业“输血减负”。“智税平台”降本惠享。手工制瓷平台在新经济业态下应运而生,突破了电商贸易税收政策瓶颈,已然成为国家试验区税收优惠政策的“智享服务器”。今年,全市享受国家试验区手工技法制瓷增值税优惠政策的纳税人252户,同比增加206户,增长448%,减免税额同比增加1.71亿元,增长364%,政策覆盖面持续扩大。
【县区动态】
把政策送上门把服务送到家
为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打造更富温馨的“服务型”政府,近日,乐平市洎阳街道办和乐平市民政局在天湖社区联合开展以“乐平市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月”为主题的活动,活动精准把握群众需求,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有效提升了群众对政府工作的认可度、满意度。
活动围绕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临时救助等群众最关心的问题,详细向社会大众介绍了社会救助的标准、条件、申请、审核、审批等相关申请程序和流程,面对面解答群众对政策的困惑,让广大市民对社会救助政策、审批审核流程等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辖区内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活动结束后,工作人员还进一步深入社区,把服务送进百姓家门。工作人员通过发放宣传册、现场咨询等多种形式,针对城乡低保、临时救助、特困供养等社会救助政策上门入户的进行一对一宣传和答疑,让群众对社会救助政策、办理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下一步,乐平市将继续加大社会救助政策宣传力度,努力实现救助工作由“人找政策”转变为“政策找人”,在提升社会救助政策的群众知晓度的同时,了解群众需求、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更有力、更有温度、更精准的服务,切实增强广大群众获得感及满意度,真正让“服务型”政府建设落在基层、沉到一线,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工作简讯】
1.高新区重大项目签约。投资额50亿元的正业年产5GW光伏组件及8GW异质结光伏电池片生产基地投资项目顺利签约落户高新区。该项目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经济效益强,可为园区抢抓非晶硅薄膜异质结电池发展新机遇,有助于布局光伏发电新赛道,对实现高新区“工业三年倍增、千亿园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项目是景德镇市今年引进的最大新能源光伏产业项目,落地投产后将进一步发展壮大景德镇市光伏产业集群,加快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体系,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全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持续推动力。
2.景德镇市市领导调研春运工作。1月17日,景德镇市副市长高晓云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调研春运保障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高晓云先后来到景德镇北站、景德镇机场、景德镇汽车站等地,每到一处,高晓云实地查看乘客“健康码”核查、进出站体温测量、信息登记等疫情防控措施,详细了解春运路网保通畅、出行安全保障等情况。高晓云向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致以诚挚问候,嘱咐他们加强个人防护,落实各项防控和安保措施,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高晓云指出,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大局意识,压实各方责任,始终绷紧疫情防控,交通运输安全这根弦,进一步完善疫情防控指挥体系和联防联控机制,强化协同配合,坚决守住疫情防控底线;要坚持问题导向,找准薄弱环节,持续对标补短、查漏补缺,细化优化工作流程,坚决堵塞漏洞,做到全覆盖、无死角、不打烊,严密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把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全力保障春运平安有序。
3.景德镇市国资委积极落实高风险地区租金补充减免政策为中小企业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11月19日,景德镇市珠山区被列为高风险区域,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有效应对疫情帮助中小企业纾困解难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文件要求,“对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在减免租金3个月基础上,再减免3个月”。市国资委及时向珠山区政府、各市直有关单位及市属国有企业发布高风险地区租金补充减免政策的工作提示,要求他们按照政策对符合条件的珠山区承租对象做到应免尽免,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担当作用。下一步市国资委将定期督促企业,有效保障政策实施到位,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轻负担、渡过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