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推介】
景德镇市开展“人才江西”服务热线“四专”工作法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做好“人才江西”服务热线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景德镇市出实招,开展“人才江西”服务热线“四专”工作法,整合各方资源,打造融合“一站式”服务平台,统一接听受理办理人才服务诉求,取得了阶段性成效。自开展“人才江西”服务热线建设工作以来,共受理企业群众诉求6件,办结率100%,满意率100%。
一、组建热线服务“专班”
加强“人才江西”服务热线工作的领导,统筹全市服务热线建设工作。建立了景德镇市“人才江西”服务热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行使指挥“中枢”和工作“专班”职责,由市委组织部分管副部长和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为总召集人,定期召开“人才江西”服务热线联席会议,会商研究市“人才江西”服务热线建设发展工作;负责对全市“人才江西”服务热线工作的督导和考核。今年以来召开联席会议2次。
二、设立政策服务“专员”
发挥市委组织部人才办的专业优势,为办理企业群众人才诉求提供政策服务支撑。设立了政策服务“专员”,选择一名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责任心重的同志担任,负责协调建立和完善人才政策库,同时,加强对诉求办理工作的指导,为疑难复杂工单提供规范化、专业化服务。今年以来,指导办理疑难复杂工单2件,诉求得到了圆满办理。
三、建立热线服务“专席”
依托12345热线在办理企业群众诉求中的功能和作用,建设景德镇市“人才江西”服务热线。设立人才服务话务专席,由一名从事15年热线工作经历的骨干担任,专人专责受理和办理涉人才类诉求,结合人才政策库的支撑和专员指导,提升专业化、规范化服务能力和水平。
四、开展热线服务“专访”
坚持回复和回访并举、实地走访和暗访并重的原则,开展热线服务“专访”,检验人才诉求办理成效。严查“敷衍办”和“逾期办”现象。自开展“人才江西”服务热线建设工作以来,对办理的诉求工单全部开展了回访;对2件即将逾期办理工单单位进行了催办、督办。
【县区动态】
奋力攻坚 乘势而上
浮梁县跑出工业发展“加速度”
换届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浮梁县坚持将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到推进“工业强省”战略、开展工业倍增三年行动的具体实践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全县上下树立了“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的鲜明导向,全县工业经济呈现出可持续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态势,奋力跑出了工业发展“加速度”。2022年,全县工业总产值98.04亿元,较2020年增长136.93%;规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86亿元,较2020年增长178.3%;2021以来规上工业企业净增33户,超额完成净增28户的三年倍增目标,提前一年实现工业倍增。
一是聚焦产业发展强基础。深耕产业平台建设,大力推进园区体制改革,组建产业园区管委会,打造“管委会+平台公司+社区”管理模式。2021年以来,投入17亿元完善产业园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建成50余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2座标准化工业污水处理厂,完成1200余亩土地“五通一平”。浮梁产业园调区扩区成功获省政府批准,园区面积从3.48平方公里扩大到7.91平方公里,实现园区面积翻番,形成了“一区三园一基地”格局,产业平台承载力进一步加强,成为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深耕“3+N”主导产业,紧紧围绕以先进陶瓷、通用航空、新材料为主导,汽配、智能制造、电子信息、航空锻造等为重要补充的“3+N”工业体系,持续强链补链,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2022年先进陶瓷产业总产值达53.93亿元,较2020年增长1766%;先进陶瓷主营业务收入达44.58亿元,较2020年增长1582%。浮梁通用机场项目建设完成,通用航空产业初具雏形。投资20亿元的峰盛新材料科技产业园投产达标,已完成产值7亿元。
二是聚焦招大引强增动能。突出高位推动,始终坚持将招商引资作为“牛鼻子”工程来抓,组建18支外出招商小分队,各级党政主官亲自挂帅、以上率下,采取一对一、点对点方式,累计外出招商902天,对接企业492家,签约项目20余个,总投资超100亿元。突出精准招商,牢牢抓住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转型、内迁的机遇,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地区,不断开展链式招商、选资选商、招大引强。2021年以来,共完成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68个,其中完成“5020”项目8个,5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9个,实现了招商引资的新突破。
三是聚焦重点领域上项目。大力推进工业项目建设,坚持实行项目领导挂点制,每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重点项目,建立“一对一”重点项目帮扶机制,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重点产业项目早投产早见效。2022年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22.55亿元,同 比增长107.5%。投资20亿元的华创精密制造项目,从洽谈到试投产仅63天;投资60亿元的以晴数字经济产业园99天完成项目一期建设,当年实现达产达标,刷新了浮梁工业发展速度。大力盘活“存量”企业,大力开展扶优扶强,推动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投资20亿元的金绿能新材料、投资21亿元的乐华智能家居项目建成投产,将实现再造2个“金意陶”、1个“乐华”。2022年完成工业技改投资5.76亿元,同比增长70%。
四是聚焦特色优势促创新。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人才支撑,推动“大院大所”“名校名企”合作,建立先进陶瓷粉体开发及应用中心、陶瓷膜研究中心和博士工作站。深入贯彻落实“双碳”战略目标,不断推动企业创新化、绿色化转型。2021年以来,新增2家省级中小科技快速成长型企业(瞪羚企业);新增2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累计达到68家;新增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累计达到37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12家,其中明兴航空有限公司纳入第二批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培育名单,为景德镇市首家;新增省级节水型企业4家,其中省级节水型标杆企业1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
五是聚焦痛点堵点优服务。深入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创新建立“万名干部挂点万个市场主体”“承诺欠账清零”“企业安静日”三项制度,持续开展“新官不理旧账、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四大专项治理,上线“梁申办”综合服务平台,成功入选全省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县。累计办结市场主体诉求900件,清理历史欠账上亿元,各类入企执法检查活动减少81.3%,行政审批事项平均压缩时长7.2个工作日,市场主体满意度大幅提升。全县现有市场主体24478家,同比增长26.19%,净增市场主体4673家,同比增长26.2%,发展活力进一步显现。
下一步,浮梁县将继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决策部署,鲜明树立“大抓工业、大干工业、大兴工业”的发展导向,锚定“五年双倍增”目标要求,加压奋进、持续发力,奋力开创新时代浮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工作简讯】
1.景德镇陶溪川荣获“2022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称号。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组织举办的“2022年国家旅游科技示范园区”圆满完成评定和公示,全国12个项目荣获该称号。其中,景德镇市国资委出资监管企业陶文旅集团打造的陶溪川文创街区榜上有名,也是江西省唯一获评项目,树立了江西省乃至全国科技赋能旅游创新发展的新典范。
2.景德镇市以“夜珠山”消费带建设为抓手大力发展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对珠山区建设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从创建到获评、从获评到发展等各个环节寄予厚望、给予关心指导和高度重视。2022年11月21日,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在《消费工作专刊》刊载了景德镇市“夜珠山”消费带建设的经验做法。一年来,景德镇市多措并举加强“夜珠山”消费带建设,珠山区先行先试,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全域发展夜间文化和旅游经济探索出成功路径,推动夜间经济成为促进消费复苏、提升城市活力的新引擎。
3.吕蒙大桥进入通车倒计时。作为景德镇市危桥改造工程,也是重要的交通民生工程,位于昌江辖区内的吕蒙大桥建设进度备受市民关注。吕蒙大桥横跨昌江,起点顺接瓷都大道,终点位于与岚山路交叉口处,桥梁总长353米。项目按一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路标准建设,设计行车速60km/h,
双向六车道,桥面总宽33米,桥位处河道通航等级为Ⅲ级。据了解,今年7月22日吕蒙大桥顺利实现合龙,12月10日开始桥面稳层作业,目前已完成桥面水稳层铺设,正在进行路灯工程和交通工程,12月下旬可完成桥面沥青铺设和路灯安装。预计春节前大桥主要工程可基本完成,具备通车条件。待竣工验收后,便可向市民朋友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