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公报 > 2019年 > 第6期(总第6期)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景德镇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

景府办字〔2019〕34号
发布时间: 2019-07-29 访问量: 收藏.png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2019年景德镇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2019625

 

(此件主动公开)

 

 

2019年景德镇市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

 


为有序推进2019年全市水污染防治重点任务和重点项目,确保完成省、市政府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实现全市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根据《江西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2019年江西省水污染防治工作计划〉的通知》(赣环水体〔201910号)、《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景德镇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景府字〔201611号)和《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德镇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实施情况考核规定(试行)〉的通知》(景府办字〔2017176号)等要求,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2019年底,国家考核和省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类)比例分别达到66.67%75.00%以上;断面水质保持相对稳定;地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全部达到类或以上水平,地级以下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类比例不低于93.00%;稳步推进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地下水质量考核点位水质级别保持稳定。

我市水环境质量考核目标见附件1

二、主要任务

2019年,我市重点推进工业污染防治、城镇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水资源节约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其他需要开展、完成的工作按照《景德镇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景府字201611号)要求开展。

(一)工业污染防治

继续排查并及时取缔十小生产项目,防止已取缔的十小生产项目死灰复燃。禁止出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电子垃圾焚烧等严重污染的生产项目。

继续加强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确保排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工业企业废水预处理达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稳定并达标排放。

继续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改造。督促加油站参照《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试行)》(环办2017323号)技术要求,继续更新加油站地下油罐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并开展渗漏检测。双层罐和防渗池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12)、《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GB/T30040.3-2013)等标准进行改造。

继续推进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十大重点行业专项治理方案及项目清单的落实,实施清洁化改造。进一步排查未完成清洁化改造的造纸、焦化、氮肥、印染、原料药制造、制革六大行业,加快推进有色金属、农副食品加工、农药、电镀等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工作,制定专项治理方案及项目清单,对已纳入清洁化改造范围的坚决完成清洁化改造。2019年底要完成有色金属、农副食品加工、农药、电镀行业专项治理方案总任务的65%

(二)城镇污染治理

继续加强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加大我市建成区雨污分流改造力度。建成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3%以上,浮梁县、乐平市污水处理率均达到83%以上。强化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改造及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2019年底前,全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90%以上。禁止处理处置不达标污泥进入耕地,禁止新建投运设施不达标运行,非法污泥堆放点一律予以取缔。

建设节水型城市。按照《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和《城市节水评价标准》开展我市节水工作。推广普及节水器具,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节水标准的产品、设备。公共建筑必须采用节水器具,限期淘汰公共建筑中不符合节水标准的水嘴、便器水箱等生活用水器具。鼓励居民家庭选用节水器具。加强公共供水管网改造,对使用超过50年和材质落后的供水管网进行更新改造。到2019年底,达到《城市节水评价标准》级或以上要求。

(三)农业农村污染防治

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加强畜禽养殖禁养区监管,防止已关闭或搬迁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复养。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应根据污染防治和资源化利用的要求,配套建设粪污贮存、处理、利用设施设备,重点推广机械清粪、漏缝地板、节水装置等设施,到2019年底,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比例达92%以上。大力推广高床生态养殖、生物发酵床、有机肥加工等工艺技术,坚持种养结合、农牧循环,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原环保部《关于下达十三五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的通知》(环办生态函〔2016109号)和《江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下达2018-2020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目标任务的通知》(赣环水字201739号)等相关文件要求,2019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不少于40个。

(四)水资源节约保护

提高用水效率。建立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指标等用水效率评估体系,明确我市年度用水效率控制目标,把节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并按年度实施。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实施年度监督检查,发布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按照重点监控用水单位监督管理要求,把规模以上重点用水单位全部纳入地方水资源管理系统,实施严格监管。实施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推广渠道防渗、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大力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推进高效节水灌溉发展,确保完成高效节水灌溉年度目标任务。在全市水资源规划或节水专项规划中,将再生水、雨水和矿井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纳入区域水资源统一配置并提出目标要求。2019年,对我市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应安装建筑中水设施。积极推动其他新建住房安装建筑中水设施。

根据《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工作实施方案》,落实水(环境)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建设和措施。

推进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根据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或规划,积极推动重要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实施方案或规划的实施并开展年度达标评估工作,按照流域机构要求时间报送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的水源地安全保障达标建设自评估报告。2019年底前,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年度达标评估分数在90分及以上的水源地个数比例不低于上一年度。

(五)水生态环境保护

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范化建设和评估工作。按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 773-2015)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 338-2018),完成县级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完成县级以下地表水(乡镇级和村级,包括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规模1000吨以上)和地下水型的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确定地理边界,设置地理界标、警示标志和宣传牌;提升供水工程水质检测设施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加强水源及水厂水质监测和检测,乡镇级和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规模1000吨以上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每季度监测一次。

推进我市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加快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与应急能力建设,推进水质自动在线监测站建设。2019年,需启动备用或应急水源建设。

稳步推进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建城〔2015130号)的要求开展黑臭水体整治、治理与修复工作。到2019年底,完成我市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工作。

防治地下水污染。开展集中式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环境状况调查,完成2019年度调查工作,重点完成全市地下水双源清单调查。

(六)强化科技支撑

根据水污染防治工作实际,建立水污染防治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和完善修订机制,及时更新并公布适宜本地区推广的水污染防治先进适用技术;或通过合理的评估,从上级有关部门发布的相关技术指导目录中,遴选出适宜本地区推广的水污染防治先进适用技术。各职能部门(如:发改、生态环境、水利、住建、农业农村等部门)在审核水污染治理工程设计方案时,或推广应用技术(产品)时,应鼓励、引导项目单位使用指导目录中的相关技术,采用目录上的技术进行示范推广的水污染防治工程数量要占到全市水污染防治工程总数量的70%以上。

(七)各方责任及公众参与

1.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定期公布环保黄牌”“红牌企业名单,同时将有关信息推送至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江西)向社会公示。定期抽查排污单位达标排放情况,结果向社会公布。

各县(市、区)政府及供水单位应定期监测、检测和评估本行政区域内饮用水水源、供水厂出水和用户水龙头水质等饮水安全状况。所有县级及以上城市饮用水安全状况信息按季度向社会公开。

每半年向社会公布黑臭水体治理情况。

在市人民政府网站及主要媒体,按季度发布本行政区域内水环境质量状况及各县(市、区)排名情况。

按照法律法规、相关规范要求,在市生态环境局网站公开重点排污单位排放主要污染物名称、排放方式、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相关信息、排放浓度和总量、超标排放情况、治污设施建设和运行等污染源环境信息。

及时公开曝光环境违法典型案件。

2.落实属地管理机制。建立完善重点工作管理台账,包括工业污染防治、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城镇污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水资源节约保护、水生态环境保护、各方责任及公众参与等重点工作,准确、完整记录各项任务及其重点工程项目的进展情况,按季度动态更新。

报送水污染防治工作信息,按照信息报送要求,每单月15日前,向市生态环境局报送《水十条》实施进展、问题和相关建议。

2019年度全市水污染防治主要任务分工见附件2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责任单位要高度重视水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分解任务,建立台账,协同推进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的开展,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年底前要对任务完成情况开展自查和总结。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对照各责任单位具体任务,不定期对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督导和检查,督促各责任单位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二)加大监督检查

各县(市、区)政府、各责任单位要建立水污染防治工作协作机制,倒排工期,及时督查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对重点工作进度落后于时间要求的,加快推进整改。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同相关部门开展水环境形势分析,对每月不达标的断面水质及相关情况进行通报,对问题整改进展缓慢的县(市、区)发出预警函或进行专项督导,对问题严重的,实行挂牌督办,公开约谈或区域限批等措施。

(三)保障资金投入

各县(市、区)要加大水污染防治政府资金投入,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建立多元化环保投入机制,为水污染防治项目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四)鼓励公众参与监督

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广大公众的监督作用,通过多方位、多层次的监督,建立统一有力的监管体系。借助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定期公布水环境质量及工作情况,不断增强社会公众对水污染防治工作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

附件:12019年水环境质量目标

22019年水污染防治主要任务分工


附件1

 

2019年水环境质量目标

 

1-1  2019年全市地表水水质优良目标

设区市

国家考核

省级考核

断面总数

优良比例

断面总数

优良比例

景德镇市

3

66.67%

4

75%

 

1-2  2019年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目标

设区市

国家考核

省级考核

水源地数量

达标率

水源地数量

达标率

景德镇市

3

100%

7

93%

 

1-3  2019年全市地表水考核断面清单

序号

断面名称

所在流域

考核县(市、区)

2019

目  标

备注

1

鲇鱼山

饶河流域

昌江区、珠山区

国家考核

2

野鸡山村

饶河流域

乐平市

国家考核

3

南河河口

饶河流域

珠山区、浮梁县

国家考核

4

洋湖水厂

饶河流域

浮梁县

省级考核

 

1-4  2019年景德镇市县级及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考核名录清单

序号

所在地

水源地名称

备注

1

景德镇市

中心城区黄泥头水厂南河取水口水源地

国家考核

2

景德镇市

中心城区观音阁水厂昌江取水口水源地

省级考核

3

景德镇市

中心城区第四水厂昌江取水口水源地

国家考核

4

景德镇市

中心城区洋湖水厂昌江取水口水源地

国家考核

5

浮梁县

浮梁县水厂取水口水源地

省级考核

6

乐平市

共产主义水库取水口水源地

省级考核

7

乐平市

乐平市水厂磻溪河取水口水源地

省级考核

 

 

附件2

 

2019年水污染防治主要任务分工

 

序号

具体任务

牵头部门

参与部门

1

继续排查并及时取缔十小生产项目,防止已完成取缔的十小生产项目死灰复燃。禁止出现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染料、炼焦、炼硫、炼砷、炼油、电镀、农药、电子垃圾焚烧等严重污染的生产项目。

市生态环境局

市工信局

市发改委

市公安局

2

继续加强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市工信局牵头),确保排入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工业企业废水预处理达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运行稳定并达标排放(市生态环境局牵头)。

市工信局

市生态环境局

市发改委

市财政局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市科技局

市商务局

3

推进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改造。督促加油站参照《加油站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指南(试行)》(环办[2017]323号)技术要求,继续更新加油站地下油罐双层罐或完成防渗池设置,并开展渗漏检测,双层罐和防渗池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双层罐渗漏检测系统》(GB/T30040)等标准进行改造。

市生态环境局

市发改委

市自然资源规划局

市商务局

市工信局

市住建局

市应急管理局

市交通局

4

继续推进造纸、焦化、氮肥、有色金属、印染、农副食品加工、原料药制造、制革、农药、电镀十大重点行业专项治理及项目清单的落实,实施清洁化改造。进一步排查未完成清洁化改造的造纸、焦化、氮肥、印染、原料药制造、制革六大行业,对应纳入清洁化改造范围的坚决完成清洁化改造。加快推进有色金属、农副食品加工、农药、电镀等重点行业清洁化改造工作。2019年底前,完成有色金属、农副食品加工、农药、电镀行业专项治理方案总任务的65%

市生态环境局

市工信局

5

加强全市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管网建设。建城区污水处理率应达到93%以上,浮梁县、乐平市污水处理率均应达到83%以上。

市住建局

市发改委

市生态环境局

6

2019年底,污泥处理处置率达90%以上。

市住建局

市发改委

市生态环境局

7

加强畜禽养殖禁养区监管,防止已关闭或搬迁的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复养。

市农业农村局

市生态环境局

8

2019年底,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的比例达92%以上。

市农业农村局

市生态环境局

9

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2019年新增完成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不少于40个。

市生态环境局

市财政局

市水利局

市农业农村局

市住建局

10

对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新建公共建筑,应安装建筑中水设施。积极推动其他新建住房安装建筑中水设施。

市住建局

 

11

2019年底,达到《城市节水评价标准》级或以上要求。

市住建局

市水利局

市发改委

12

建立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指标等用水效率评估体系,明确年度用水效率控制目标,把节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政府政绩考核。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实施年度监督检查,发布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

市水利局

市发改委

市工信局

市农业农村局

13

完成县级以下地表水(乡镇级和村级,包括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规模1000吨以上)和地下水型的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确定地理边界,设置地理界标、警示标志和宣传牌;提升供水工程水质检测设施装备水平和检测能力,加强水源及水厂水质监测和检测,乡镇级和供水人口在10000人或日供水规模1000吨以上的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每季度监测一次。

市水利局

市生态环境局

市卫健委

14

推进备用水源或应急水源建设。2019年,需启动备用或应急水源建设。

市水利局

市生态环境局

市卫健委

市住建局

15

按照《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的要求开展黑臭水体整治、治理与修复工作,至2019年底,完成我市建成区黑臭水体的消除。黑臭水体治理信息公开,每半年向社会公布治理情况。

市住建局

市生态环境局

市水利局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