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承前启后的交汇期,是我市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起步期,是全面推进我市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的关键期,也是我省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提升江西在全国发展格局中的地位,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的重要时期。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推动民政事业发展,依据《景德镇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江西省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本规划。
在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民政厅部署要求,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定位和“五个推进”更高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着力保基本、补短板、扬优势、抓规范、可持续,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景德镇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由景德镇市民政局联合景德镇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印发。
问题一:人口老龄化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我们看到规划中提出,全面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请问市民政局有哪些举措?
答:为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市民政局将从多方面做出努力: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探索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和健康支撑体系,着力保基本、补短板、锻长板、抓规范、防风险,奋力打造与建设世界陶瓷文化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幸福颐养“重要窗口”,持续改善养老服务质量,保障老年人基本养老服务,有效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一是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健全养老服务评估制度。建立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制度。完善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推动建立多层次长期照护保障制度。
二是健全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在城市辖区发展“街道-社区-小区”三级服务网络。促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提质升级。延伸居家养老服务支持。健全城市居家探访制度。推进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
三是推动养老服务供给量质齐升。推动公办养老机构转型发展。扶持发展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突出护理能力建设。提升养老机构应急处置能力。
四是提升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水平。畅通医养结合政策渠道。支持举办医养结合机构。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向社区、家庭流动延伸。建立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
五是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健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健全从业人员激励机制。健全“社工+志愿者”队伍。
问题二:“十四五”时期,市民政局在全力兜牢民政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方面主要有哪些考虑?
答:“十四五”时期,我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做好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稳步提升残疾人、孤儿等社会福利水平,不断增强民政服务对象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下一步,市民政局将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是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升农村地区民政公共服务水平。
二是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工作机制。健全基本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保障流浪乞讨人员人身安全和基本生活。
三是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水平。完善帮扶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福利制度。推动儿童福利机构提质增效。推进儿童福利标准化建设。
四是完善残疾人福利制度。推动残疾人“两项补贴”提标扩面。促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发展。
五是规范发展福利彩票。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健全制度防范风险。优化结构协调发展。加强公益金使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