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资讯 > 今日瓷都

从阅兵“排头兵”到低空经济领航者

《牢记嘱托加油干 瓷都奋进新征程》系列报道之八
来源: 景德镇发布 发布时间: 2025-10-10 访问量: 收藏.png

《牢记嘱托加油干 瓷都奋进新征程》

系列报道之八

从阅兵“排头兵”到低空经济领航者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隆重举行。作为空中梯队的“排头兵”,6架直-10武装直升机护卫党旗、国旗、军旗,3架直-8L运输直升机悬挂“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条幅,以“米秒不差”的精准编队率先飞过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昌飞公司摄影师汤向伟在现场用相机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作为先后4次参加阅兵仪式的摄影师,他激动地说:“当看到我们自主研制的直升机‘米秒不差’地飞过天安门,心中的自豪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这不仅是对我们昌飞人多年努力的肯定,也是景德镇航空产业实力的展现。”


昌飞公司:

牢记嘱托,推动创新发展结硕果

筑牢空中长城,打造大国重器。两年来,广大昌飞干部职工牢记殷殷嘱托,充分发扬“忠诚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新时代航空报国精神,将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与期望深深镌刻于心、践之于行,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核心技术自主研发。昌飞公司在钛合金加工刀具电磁强化技术、复合材料蜂窝夹层架构自动铺丝技术、C919襟缝翼机器人制孔工程化应用、同轴度激光校准数字化测量技术、高耐蚀性锌镍合金共沉积控制技术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在技术攻坚之旅中奋进新的征程。

面向未来需求出新品方面,昌飞公司秉承正向研发理念,聚焦商业成功与价值创造,以需求为牵引,打造高安全、低成本、市场竞争力强的电驱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面向相关物资运输场景,该公司开展了AR-E800研制,2025年8月通过详细设计评审,系统安全性评估及通用质量特性合理可行,关键技术解决措施得以落实,9月完成总装。

围绕构建先进制造体系,昌飞公司建设了以自动化加工、数字化检测为特点的复合材料桨叶生产线和具有高、精、智、柔等特点的机身结构数字化装配,提升了装配精度和质量,缩短部件装配周期30%以上,构建了智能仓储及配送系统,并与数字化制造管控系统互联互通,整体配送效率提升70%。

锚定打造世界一流直升机企业目标,昌飞公司利用天津直博会,珠海、新加坡、南非等航展,以拳头产品效应带动市场开拓,并在厂所融合上实行干部人才双向挂职交流,持续深化厂所协同发展体制机制改革,联合攻坚团队驻扎生产一线,攻克生产交付难点问题,为型号保质保量保节点提供坚强支撑。


直升机所:

科技引领,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

领悟思想伟力,满怀感恩之心。两年来,航空工业直升机所围绕科技创新、核心技术攻关、装备体系拓展、先进制造体系建设、改革深化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切实推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取得扎实成效。

加速突破航空关键技术。推动一批前沿技术、基础技术和核心技术项目攻关,构建自主完整、协同高效、充满活力的创新体系,并加大多元化研发投入,突破装备核心关键技术和新兴前沿技术,打造直升机领域原创技术策源地。

强化航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构建协同创新体系,持续推进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能力建设,协同成立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布局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一体化推动旋翼传动、低空智能自主飞行、健康监测等航空科学技术突破。

推动装备建设进阶升级。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近年来以直-10、直-20等为代表的航空主战装备,切实发挥着捍卫主权、震慑强敌的关键作用。直-20实现系列化发展和规模化列装,以高速、智能、无人为代表的新一代直升机研制取得重大突破。

布局新能源产业新赛道。AR-E系列产品实现多构型谱系化发展,打造形成了40kg、400kg和3吨级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谱系化发展平台,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能。AR-E3000技术验证机成功实现首飞;AR-E40完成多架机交付初步实现产业化发展。

营造低空产业生态。牵头低空产业上下游单位,成立了新能源垂直起降飞行器创新共同体,联合开展技术论坛等特殊活动,集优势资源“集智攻关”,加快低空技术和装备迭代升级,开展低空经济研讨、竞争择优论坛、人才共同体签约等活动,凝聚产业发展强大合力。


航空产业:

把握机遇,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2025年1月1日,在浮梁通用机场,一架“吉祥鸟”AC311直升机腾空而起,带着空中警务巡逻的新使命,拉开了2025年国产民用直升机助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序章。

我市按照“政府先行、国企带动、市场参与”原则,制定《2025年景德镇市低空经济应用场景飞行计划》,常态化开展低空警务巡逻、低空文旅等直升机应用场景示范,积极谋划拓展消防训练、农林植保、巡检巡线等无人机应用场景。

今年以来,我市以航空产业集群培育为核心,以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动力,以低空应用场景拓展为支撑,将低空经济这一“特色赛道”作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努力培育新经济增长点,力争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占得先机、赢得主动”。

江西神州六合直升机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对无人机进行检测。(高新区供图)

如今,景德镇高新区现已集聚航空企业68家,包括直升机整机研发制造企业5家、通航运营企业2家、投融资平台1家、新型研发机构和创新平台5家、无人机整机生产企业10家。目前,景德镇通航协调运行中心、景德镇无人机展销中心等项目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高新区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副主任汪兰明告诉记者,高新区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机遇,制定出台航空产业扶持及人才政策,推动航空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重点围绕与中航工业合作部署事项,打造国家级旋翼飞行器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推动AR-E3000、6吨级混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研制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据了解,截至目前,全市航空产业累计培育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3家、专精特新企业26家、产业链链主企业7家、规上企业33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转型领域等国家级标杆示范企业2家,省级“数字领航”、“小灯塔”、“数智工厂”、先进级智能工厂9家。

云端绽放光芒,书写腾飞篇章。我们有理由相信,从九三阅兵上空的“米秒不差”,到昌飞公司和直升机所的创新发展,再到低空经济的谋篇布局,我市航空产业必将以崭新的姿态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记者手记

通过此次深入采访景德镇航空产业,我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昌飞公司和直升机所作为景德镇航空产业的核心力量,在产品制造和技术上不断突破,展现了我市航空工业的雄厚实力。而景德镇对低空经济的积极推动,更是为航空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采访中,我看到了科研人员的坚守与创新,看到了企业的担当与发展,也看到了政府的支持与引导。这些因素的有机结合,或许正是景德镇航空产业能够快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全媒体记者 吴绍斌)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