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府公报 > 2025年 > 第5期(总第77期) > 市政府办公室文件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德镇市推行政务服务“极简审批”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景府办字〔2025〕32号
来源: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 2025-05-30 访问量: 收藏.png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景德镇市推行政务服务极简审批改革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202551

(此件主动公开)

景德镇市推行政务服务极简审批改革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务服务的决策部署,按照《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工的通知》(景府办字〔20255号)要求,聚焦审批环节向极少转变、审批速度向极快转变、审批方式向极便转变目标,深化政务一窗办” “集成办” “限时办” “免证办” “帮代办服务模式,推动市场准营、工程建设、不动产登记、民生等领域极简审批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和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感与获得感。现结合我市工作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大力推行政务服务极简办

(一)夯实基础一窗办

依据法律法规修订调整等情况动态管理《景德镇市本级政务服务基本目录》;推进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除特殊情况外应进尽进市政务服务中心;持续推动行政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标准化、规范化实施;结合相对集中许可权改革,深化“1+N”通用综窗服务模式,推进涉改事项、部门单设窗口事项向通用综合窗口业务融合,打造事项集成服务的大综窗〔责任单位:市政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等市直有关单位;完成时间:202510月底〕

(二)流程再造集成办

全面承接落实国家和省级部署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重点事项任务;围绕“1+2+N”现代特色产业发展和自然人全生命周期,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聚焦关联性强、办理量大、社会需求迫切的事项,推出景德镇市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重点事项任务,推动政务服务从单一事项办理多事项集成办理转变。〔责任单位:市政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等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完成时间:202512月底〕

(三)完善机制限时办

总结工程建设领域超时默许改革经验做法,在市本级自建业务系统推广超时默许审批机制,全面梳理政务服务承诺件事项清单、逐项规范业务审批流程、建立健全超时默许审批制度、开发完善系统功能模块,倒逼各审批部门进一步优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速度,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责任单位:市政务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市直有关单位;完成时间:20256月底〕

(四)数智赋能免证办

加强电子证照库建设,推进电子证照的全面归集和应用。梳理全市政务服务事项中可通过电子证照替代纸质证照的清单,明确免提交证照的范围和场景。推动各部门业务系统与电子证照库对接,实现电子证照的自动关联、调用和共享,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无需提交纸质证照,切实减少办事材料。〔责任单位:市政务局、市发改委、市人社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卫健委、市林业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局、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市直有关部门;完成时间:20258月底〕

(五)暖心服务帮代办

持续强化服务意识,加强帮代办队伍建设,主动靠前服务,针对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以及老弱病残孕等特殊群体办事需求,提供一对一、全流程帮代办服务。梳理帮代办服务事项清单,明确服务流程和办理时限,确保服务规范、高效。积极拓展预约办服务模式,畅通线上线下预约渠道,群众和企业按需预约服务时间,工作人员提前介入,提供政策咨询、材料准备、申报指导等一站式服务,让办事群众少跑、快办、省时,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温度。〔责任单位:市政务局、市人社局、市医保局等市直有关单位;完成时间:202512月底〕

二、推进重点领域审批极简改革

(六)推进市场准营领域极简改革

创新审批方式,打造网购式办事体验,精简材料审核、现场核查、审批流程等关键环节,重塑高效准入路径,在实现各部门数据共享条件下,推动部分事项承诺即准营模式落地。将传统批中细审前移至审前精准服务,通过集成化应用,帮助申请人一次性完备准入要件;变限时审批即时办结,企业签署承诺书后,可当场获取行政许可,大幅缩短入市时间;推行承诺免检机制,企业承诺满足条件后即可开业,无需等待核验,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和时间损耗,充分释放市场活力。〔责任单位:市政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等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完成时间:202512月底〕

(七)推进工程建设项目领域极简改革

1.深入推进区域评估和用地清单制。推行标准地+用地清单制,在符合省和市县国土空间规划前提下,各县(市)、园区根据实际,统一组织完成重点产业园区或其他具备条件成片开发区的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洪水影响评价、水资源论证、地震安全性评价、考古调查勘探和文物影响评估、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区域评估评价事项的全部或部分事项,形成评估结果和清单,并在土地供应时将评估结果一并交付用地单位,逐步实现区域评估代替土地供应后单个建设项目评估,缩短审批周期和开工时间,提高工程建设效率,节约企业时间成本。〔责任单位:乐平市人民政府、浮梁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昌南新区管委会;完成时间:202512月底〕

2.持续提升审批各环节全程网办便利度。优化政府投资小额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流程,逐步拓展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建筑工程施工许可、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豁免清单范围;探索简化规划放线验线程序,对简易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采用承诺备案制即可开挖基础;简化人民防空地下室建设审批,明确依法不需要修建防空地下室及依法减免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的具体范围、审批条件,进一步压缩时限;不断拓展电子证照在工程建设领域应用场景和智慧表单应用功能,深入挖掘集成、联办、简办更大潜力,创新推行项目占掘路一件事,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各阶段全程网办率和并联审批率。〔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自然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国动办、市城管局、市政务局、市交通局、市交警支队等有关单位,乐平市人民政府、浮梁县人民政府、高新区管委会、昌南新区管委会;完成时间:202510月底〕

3.迭代升级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基于当前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已有建设成果,融合AI大语言模型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搭建景德镇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知识库,建设智能导办和智能咨询功能,精准解析企业群众咨询意图,提供智能问答、流程指引、政策解读等全流程服务。同时,依托AI大语言模型的深度学习算法,后台自主分析企业群众常见问题及反馈,实现知识库的自动更新和千人千面的精准导办;申请人提交报建材料后,系统自动启动智能化审批,根据配置的审查要素、审查要点、审查规则等对材料、表单进行智能化审查,实现流程自动化流转,为人工确认审批提供决策辅助,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更便捷、更高效。〔责任单位:市政务局、市住建局;完成时间:20256月底〕

(八)推进不动产登记领域极简改革

1.持续优化新购商品房登记业务办理机制。系统集成升级,优化完善住建网签备案与不动产登记系统的电子合同、预告暨转移登记申请表自动生成和互位推送功能,运用电子签章技术推动实现企业群众合同签订、预告暨转移登记申请三合一联办;流程优化再造,推行预告转现房登记单方发起机制,购房人凭预告登记编码可独立线上申请转本登记,免除企业二次盖章环节;税务协同闭环,建立不动产登记与税务系统直连通道,实行核税信息短信推送、移动端缴税及电子税票自动回传机制,形成申请-核税-缴费-发证全程网办链条。〔责任单位: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市政务局、市住建局、市税务局;完成时间:20259月底〕

2.推行不动产登记线上办理。建设统一认证平台,整合人脸识别、CA证书、电子营业执照等多维认证方式,构建覆盖个人、企业及政务用户的统一身份认证体系,支撑不动产业务远程申请入口标准化;部署音视频双录核验技术,在电子签署环节嵌入音频视频同步录制功能,实时记录申请人身份核验、意愿确认及签署全过程,形成具备法律效力的视听证据链,确保真人、真意、真流程三真原则落地,推动不动产登记从最多跑一次全程零接触服务模式升级。〔责任单位: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等市直有关单位;完成时间:20256月底〕

(九)推进高频民生领域极简改革

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及各级行业自建系统,推动社保、医保、社会救助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向基层延伸、向移动端拓展,构建“15分钟政务便民服务圈。加大高频民生政务服务事项办事环节精简和流程再造力度,推动数据共享、证照互认,拓展网上办理深度和全环节覆盖度,推动更多事项全程网办、好办易办。持续推进自然人出生、教育、就业、医疗、身后等高频便民一件事落地见效,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完善系统功能、提升用户体验,强化实体大厅办事指引,多元化宣传政策解读,不断提高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责任单位:市政务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等市直有关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园区管委会;完成时间:202510月底〕

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极简审批改革的重要意义,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经费、人员等要素保障,明确责任领导、责任科室(部门)和联络员,细化任务分工,对涉及多部门的工作,要树立大局意识,建立健全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沟通协作,强化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共同研究解决改革推进中的问题,确保改革顺利实施。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