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2021年全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已于2021年7月13日,经市政府第8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组织实施。
2021年7月16日
(此件主动公开)
2021年全市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
2021年全市食品安全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省、市关于食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四个最严”为统领,深化改革发展,推进全市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加强粮食等重点品类源头污染治理
1.加强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继续实施农药减量增效、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遏制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问题。针对禁限用药物、停用药物及非法添加物使用等突出问题,实施集中系统治理。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制度,进一步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县(市、区)政府属地负责,下同〕
2.持续开展耕地周边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企业排查整治,动态更新污染源排查整治清单。开展耕地土壤污染成因排查与分析试点。在安全利用类耕地推广品种替代、水肥调控、土壤调理等技术模式。〔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严把粮食收储质量安全关,督促粮食收储企业严格落实出入库检验制度。推动将镉列入稻谷收储入库和销售出库的必检项目。督促粮食加工品生产经营者严格进货查验,索取粮食收储企业的出库合格证明文件或自行检验合格,同时加强对成品粮出库查验,确保采购原料和成品粮出库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对市场中流通的大米及粮食加工品开展重点抽检,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加大对蔬菜、水果、茶叶、饲料和水产品等重点品类的重金属残留抽检监测力度,覆盖从种养殖到经营全过程。〔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重点领域、重点环节监管执法
4.加强特殊食品生产企业监管,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体系检查,实现全年覆盖率100%。严格未成年人、老年人相关食品安全监管执法。深入推进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当前保健食品市场存在的违法生产经营、违法宣传营销、欺诈误导消费等行为。规范保健食品标识和标注警示用语,加强标签、说明书管理。〔市市场监管局、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5.严格落实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主动排查风险隐患,落实食品安全自查义务。严格实施食品生产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食品生产企业抽查考核覆盖率达到100%。以风险分级为原则,做好日常监督检查。对食品生产企业开展体系检查、飞行检查和证后审查。开展乳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强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管,乳制品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发现问题整改率达到100%,乳制品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以上,乳制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自查率达到100%,发现风险报告率达到100%。〔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6.实施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落实市场监管总局《餐饮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各项工作任务,支持餐饮服务企业发展连锁经营和中央厨房,提升餐饮行业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规范快餐、团餐等大众餐饮服务,鼓励餐饮外卖对配送食品进行封签。实现餐饮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全覆盖,原则上年度内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科学知识的集中培训不少于40学时。全面实施餐饮服务风险分级管理,实施分类监管,开展餐饮服务量化分级改革,城区大型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率达到100%,中小型餐饮服务单位量化分级率达到90%以上。〔市市场监管局负责〕
7.开展“昆仑2021”行动,围绕重点地域和环节,突出打击食用农产品、食品、保健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农药、兽药犯罪行为,严厉打击直播售假等利用互联网制售伪劣食品犯罪,强化跨区域大案要案侦办,始终保持对食品安全犯罪高压态势。启动“治违禁促提升”行动计划,严厉打击各类禁限用药物使用和非法添加行为,加大安全用药培训力度,严格落实农药安全间隔期、兽药休药期制度。对主观故意、性质恶劣、造成严重后果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严厉打击销售药残超标的畜产品、水产品及未经检验检疫或检出“瘦肉精”的肉类。集中力量,组织查处一批有影响、跨区域的食品安全大案要案。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开展“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加强食品安全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严惩违法犯罪。推动制修订农产品、食品领域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办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市公安局、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8.加大对来源不明冷链食品走私入境的打击力度。落实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食品监管政策和海关查获走私冻品归口地方政府统一处置政策。持续推进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三年整治行动,规范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农村制售“三无食品” “劣质食品” “过期食品” “商标侵权食品”等违法犯罪行为。强化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监管。〔景德镇海关、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公安局、市商务局、市供销社按职责分工负责〕
9.使用进口冷链食品追溯平台实现销售环节信息全链条追溯,督促及时准确上报追溯信息。加强进口冷链食品监管,查处非法进口冷链食品。督促指导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四专”(专用通道进货、专区存放、专区售卖、专人操作)、“四证”(检验检疫证明、核酸检测报告、消毒证明、追溯信息)要求,继续推进第三方冷库备案和公示。〔市市场监管局、景德镇海关、市交通局、市邮政管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0.继续做好进口冷链食品检疫工作。按照国家部委部署和省级行政主管部门要求,落实辖区内进口冷链食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防护、运输工具消毒、信息登记等措施。动态评估研判进口冷链食品传播病毒的风险,按要求对直接接触进口冷链食品的从业人员和监管人员开展核酸检测,按方案接种疫苗。〔景德镇海关、市交通局、市邮政管理局、市商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市供销社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强化支撑体系建设
11.配合推进婴幼儿配方乳粉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信息化追溯体系覆盖率达到70%。实施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严格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陪餐制,加强学校校园及周边等重点领域和校外配餐监管,保障就餐学生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到98%以上,学校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覆盖率力争达到30%。深入推进食品销售风险分级管理工作,全面实现销售者风险分级动态管理。持续推进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诺活动。强化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运行,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进一步稳定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委、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2.推动食品安全领域信用体系建设,配合推进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做好信息归集共享和公开公示。加强食品领域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的认定和公示,将严重违法失信企业纳入江西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依法依规予以公示。配合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发改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13.强化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县乡食品安全办规范化建设,向省食安办报送一批达到能力提升建设标准的县乡食品安全办名单。〔市食安办、市市场监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4.推动《食品安全培训管理规范》的落实,加强对执法人员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专业知识与执法能力等的培训,确保其知识与能力匹配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推进大型食品生产企业、集体用餐单位、大宗食品配送单位、中央厨房和配餐单位主动购买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发挥保险的他律作用,建立风险分担机制。〔市市场监管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景德镇银保监分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市场监管部门食品检验量达到3批次/千人。国家级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率达到100%,按时完成率达到85%。开展承检机构考核和县级市场监管部门抽检数据抽查、考核,逐步提高抽检数据质量,强化风险排查能力。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检测量达到1.5批次/千人。食用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7%。加强种植、加工、流通等环节蔬菜、水果、茶叶、饲料和水产品中重金属残留抽检监测力度。严格按照国家要求,强化收购、储存环节粮食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增加监测样品数量和代表性。研究开展异地监测。〔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6.加强对蔬菜、食用菌、生猪、禽产品等食用农产品的风险评估,摸清风险隐患,提出防控措施意见。配合开展林产品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加快推进食品安全风险评估能力建设,强化食品安全评估结果的运用。落实国家下达的食用林产品质量监测任务。〔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林业局、市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17.大力推进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生产、认证和管理等工作。深入推进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提升畜禽养殖绿色发展水平。针对非法添加、农药兽药残留等问题,开展食品快检评价和验证。规范食品快检使用,开展食品快检评价和验证。进一步加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宣贯、培训和跟踪评价力度,做好标准解释、咨询工作,确保标准的有效实施。〔市农业农村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卫健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构建食品安全共治共享格局
18.实施“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发挥市县党委和政府积极性,总结推广经验,全面开展第一批市级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推动国家级和省级食品安全治理示范县(市、区)创建活动。深化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工作。〔市食安办、市农业农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9.组织开展全市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食品安全的良好氛围。支持新闻媒体开展准确客观报道和舆论监督,宣传食品安全先进典型和行业自律、诚信建设的典型经验。强化食品安全宣传矩阵,提高宣传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市食安办、市食安委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20.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要求,加强食品安全普法宣传,将其纳入“八五”普法规划,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完善预警交流体系制度,深化赣东北区域食品安全预警交流合作,推进“互联网+风险预警交流”。开展食品安全进农村、进机关、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宣传活动,加强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等科普知识宣传,推广倡导“减盐、减油、减糖”健康饮食观念。〔市司法局、市卫健委、市教育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科协、景德镇海关按职责分工负责〕
21.开展群众自采自食野生蘑菇中毒宣传防控工作。各单位协调联动、加大宣传频次,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自采自食野生蘑菇中毒事件。〔市食安委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相关部门责任。每年11月20日前,各县(市、区)和高新区、昌南新区要向市委、市政府书面报告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情况,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要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书面报告年度食品安全工作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