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林业局、应急管理局、电力(供电)公司:
现将《景德镇市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附件:景德镇市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实施方案
2021年9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
景德镇市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有效防范林区输配电设施引发火灾重大风险,根据《江西省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功公室江西省林业局 江西省应急管理厅江西省能源局国网 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印发〈全省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精神,景德镇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景德镇市林业局、景德镇市应急管理局、国网景德镇市供电公司决定联合开展林区输配电实施火灾隐患专项治理(以下简称“专项治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
为进一步压实责任,做好督促指导工作,成立由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市林业局、市应急局、国网景德镇供电公司有关负责人组成的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整治领导小组,负责全面推进全市林区内输配电火灾隐患排查和防范治理工作落实落地实施;负责研究、部署输配电火灾隐患整治相关重大问题,明确工作方向,监督执行成效。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适时抽调人员组成督导组,开展辖区内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情况,组织专项监督检查,督促各县区专项整治工作。专项整治工作的组织部署、统筹协调工作由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牵头,林业部门具体组织推进,承担综合汇总和信息报送等工作。林业、应急、能源等部门和当地电力公司按职责分工,强化协作配合,联合开展隐患排查,形成工作合力。同时,督促电力用户做好各自产权的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排查治理。对县(市、区)供电公司排查出的辖区内输配电设施、线路通道内树竹矛草等火灾隐患一时难以整改的,由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下发督办单,并协调市应急局、市林业局、县(市、区)等有关单位开展整治,线路本体隐患由供电公司负责处置,相关单位配合。
二、实施计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1年9月20日前)
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市应急局、市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单位),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订细化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目标,落实责任,细化步骤,确保工作顺利开展。由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牵头召开县区(市)专项隐患整治动员布置会,部署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要求,高位推进。各县(市、区)工作方案和部署情况,于2021年9月20号之前报市林业局。
(二)排查整改阶段(2021年9月20日—2022年10月31日)
由国网景德镇供电公司组织开展隐患问题排查工作,动员和组织输配电设备运维管理专业力量进行拉网式隐患排查,摸清底数,依据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排查工作重点(附1),查找电力线路的规划、设计、管理等不符合有关标准和安全内容,建立林区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台账(附2)。对专项整治工作中排查出现的新问题,要及时补充,建立动态问题滚动纳入整治清单。对排查出的隐患制定科学有效整治方式,做到权属清、责任明、措施实、可核查。隐患治理要实行“一患一档一措施”,严格落实隐患“销号”闭环机制,要按隐患严重程度分级分类,重大隐患立行立改,严重隐患限期整改。市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应急局、林业局协同核实林区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台账,因地制宜与供电公司协商制定隐患整改措施,制定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工作台账(附3),对隐患工作逐项明确县区(市)、乡镇、林场等整改落实主体责任人,督促按时间节点和要求整治。
(三)总结验收阶段(2022年11月1日—2022年11月30日)
各成员单位要认真梳理,深入分析,全面总结,组织验收,确保专项治理取得实效。同时,总结并固化先进经验做法,建立林区输配电设施防火责任台账,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2022年11月18日前,各地报送本地区专项治理工作总结。
三、工作内容
(一)开展隐患排查
通过开展“四查”,“一患一档”建立详细台账,全面摸清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底数。从四个方面注意排查,确保不漏死角。
1.管理责任落实。主要排查是否细化制度责任清单,隐患治理人、财、物资源投入是否充足等管理主体责任落实问题;是否明确各级专业管理部门职责,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设备运维、供电服务各环节林区火灾防范措施要求等专业管理责任落实问题;是否对林区输配电线路逐个区域、逐条线路、逐基杆塔、逐个设备明确主体责任问题。
2.规范标准执行。线路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运维管理等方面是否适应防火要求,林区输配电线路相关标准制度贯彻落实情况,重点排查是否落实工艺质量规范、反事故措施、设备运维管理规定的设计、施工、运维等环节的要求。
3.线路通道隐患排查。对林区输配电通道内的植被情况开展全面排查,重点排查线路下方安全距离不足、线路水平风偏距离不足、是否存在向线路侧倾倒的风险树障等隐患,以及通道、杆塔和设备周边是否存在或堆积枯枝、落叶等可燃、易燃物隐患。
4.设备本体缺陷排查。输电线路重点排查可能形成火源点的连接部位结构损伤和发热缺陷、接地装置缺陷、特殊情况下可能形成交跨等问题;配电线路重点排查导线裸露、台区总漏保未配置等设备缺陷;配电设备重点排查变压器等柱上设备桩头裸露、端头发热、设备老化等隐患。
(二)加强隐患综合治理
1.治理缺陷隐患。一是清理线路通道内树线矛盾隐患及配网设备下方易燃物;二是设置防火隔离带、防火通道时尽量利用现有电力线路通道,严格坚持“树倒不碰线”;三是治理线路本体及附属设备缺陷,消除线路接头、线夹发热、导线断股等本体缺陷;设备状况差、对地距离不足、风险隐患多的老旧线路制定计划、落实改造。
2.防控隐患源头。一是提高线路以及相关建设项目设计水平,对林区新建迁改项目提高设计标准;二是严格动火作业。所有电力建设项目,严格履行动火作业审批许可手续,进一步加强防火隔离措施,完善施工营地、施工场所消防,灭火器材配置,强化设备设施运维管理,在森林防火重点期严禁一切野外用火。三是及时维护治理电力通道。及时修剪、清理电力线路下方不满足安全距离要求的植被。
四、协同工作要求
(一)落实主体责任,形成工作合力
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应急、林业、供电公司等责任部门,履行主体责任,主动作为,积极配合,联合开展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排查,形成工作合力。供电公司配合各级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应急部门、林业部门,排查公司营业区内用户产权的林区输配电设施情况,督促用户做好火灾隐患自查自改,同时,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应急局、林业局加强隐患治理执法监督。
(二)抓好整改落实,严格督导问责
各级领导干部要主动担当,深入一线督导检查,落实落细各项责任措施。督导组将对专项治理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坚决杜绝专项治理走形式、走过场,对各类隐患全面排查、综合治理,重大隐患治理纳入即查即改、执纪问责,从根本上消除隐患。对专项治理不认真的,一经发现,予以通报批评,对按期未完成整改工作的责任单位,牵头部门要及时派发专项工作督办单,对严重滞后单位要纳入行风、政风通报考评,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三)加强信息沟通报送机制
供电公司与当地林业部门建立畅通的联络机制,供电公司依据排查的隐患台账(附2),与市森防灭火指挥部、应急局、林业局共同制定整改工作台账(附3),从10月份开始,各县(市、区)林业局每季度18号前报送工作动态和附件3到市林业局。按照责任分工,逐项开展隐患治理,遇到本级无法解决的瓶颈,向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报送工作联系单,由森林防灭火指挥部督办县区、乡镇等相关单位限期解决,每月由供电公司编制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工作动态(附4),抄送森林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应急部门和林业部门,各责任部门需将整治进展情况传达通报至相关责任单位。
联系人:市林业局 宁利;联系电话:0798-8524245;邮箱:jdzslfh@163.com。
市应急局 王意华:18079806744;邮箱:283190946@qq.com。
市供电公司 张浩;联系电话:0798—8251522;邮箱:gdbzhanghao@163.com。
附件:1.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排查工作重点
2.林区输配电设施台账和火灾隐患台账(略)
3.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工作台账(略)
4.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工作动态
附件1
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排查工作重点
一、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排查要求
(一)排查输配电线路通道隐患
排查内容:各运维单位联系当地政府林业部门或防灭火指挥部等,全面掌握当地林地分布情况,对位于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风景区、县级以上公益林、城镇周边等重点敏感区域的输配电线路或区段进行全面地毯式排查,充分考虑植被自然生长速度、导线弧垂变化等情况影响,重点排查线路下方与导线安全距离不足(小于规范要求数值的80%)、线路两侧与导线水平风偏距离不足(小于规范要求数值的80%)、线路附近存在向线路侧倾倒风险的树障隐患,以及通道地面和杆塔基础附近存在或堆积大量枯萎干燥的草本植物、灌木枯枝、落叶等可燃、易燃物隐患。
(二)排查输配电线路本体缺陷
排查内容:输电线路重点排查可能形成火源点的耐张线夹、引流板、并沟线夹、导线接头等关键连接部位结构损伤和发热缺陷;接地引下线连接不牢、接地电阻超标等接地装置缺陷;以及在高温、大风、大负荷等特殊情况下能够形成对地放电通道的对地距离低、档距弧垂大等问题。配电线路重点排查林区高低压线路裸导线、断股,林区台区地面未硬化、漏保未配置或未投运、防雷接地不良等设备缺陷;配电变压器、断路器、跌落式熔断器等柱上设备及导线接头发热缺陷;以及拉线松动、支持瓷瓶破损、绝缘线损伤、基础不牢等倒杆断线隐患。
(三)排查林区用户设备隐患
排查内容:积极配合各级森林防灭火指挥部、林业部门,全面排查公司营业区内用户产权的输配电线路情况,理清不同资产主体的输配电线路在森林区域分布情况,明晰各方维护管理责任,并报政府管理部门备案。进一步梳理线路产权分界点,明确用户电力线路运维主体和管理责任,排查治理相关用户《供用电合同》产权分界不清、安全责任条款缺漏或合同过期问题。对照相关标准规范要求,积极协助地方政府推动用户开展线路通道及用电设施设计、建设、运行中的火灾隐患排查,及时告知用户其产权电力线路的运行维护责任,督促用户做好隐患自查自改。
二、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治理要求
(一)加强缺陷隐患治理
工作内容:加大线路通道内树线矛盾隐患(垂直距离、风偏距离不足)及可燃、易燃物隐患(灌木、茅草)清理力度,及时消除潜在风险。加快消除输配电线路接头、线夹发热、导线断股等本体缺陷,重点穿越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旅游风景区、县级以上公益林、城镇周边等重点敏感区域要开展专题分析,逐条制定治理方案,限时整改,优先整改。设备状况差、风险隐患多的老旧输配电线路要加快落实差异化防雷、防绝缘子断串、防导地线断(掉)线等综合治理。
(二)加强重点林区治理
工作内容:对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级公益林地、国家森林公园等重要Ⅰ、Ⅱ级保护林地,以及火灾频发区域的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要优先治理并加快推进。
(三)加强线路运维保障
工作内容:建立健全森林输配电线路火灾防范常态化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设备主人、属地责任人和护线员作用,制定森林输配电线路专项运维保障方案,明确各级人员责任,落实针对性措施。山火高发期、山火预警期要缩短巡视周期,提前开展线路通道清理,及时开展线路导线接头、引流板等重点部位红外检测,必要时安排人员现场蹲守。积极协调调动社会力量特别是护林员参与巡护,建立激励机制。
(四)加强隐患源头防控
工作内容:加强规划设计阶段沿线气象条件、植被、地质地形和居民分布等环境信息调查,各运维单位收集重点林区、高火险区和森林草原火灾多发区等风险隐患信息,在规划设计阶段,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提前消除火灾隐患,路径选择应尽量予以避让穿越重要敏感区域,确实无法避让时,应采用高跨等差异化设计。严格新建线路验收投运把关,森林输配电线路通道树障清理不完成不得投运。
附件4
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工作动态
(2021年##月)
一、专项排查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作组织情况
描述专项排查行动工作组织、安全责任落实等情况。
(二)隐患排查情况
描述林区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排查工作开展情况及排查结果,特别是通道树线矛盾、本体缺陷、频繁短路、 跳闸等重点隐患的排查情况。
(三)隐患治理情况
描述林区输配电线路火灾隐患治理工作开展情况、重点隐患的治理措施、计划安排、治理进度、资金需求及目前取得的成效。
(四)运维保障措施落实情况
描述林区输电线路运维保障措施落实情况。
二、典型经验
描述林区输配电设施火灾隐患专项排查治理工作中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
三、存在问题
描述在专项排查治理工作发现问题和存在困难,对应解决建议。
四、下步工作安排
部署下季度的专项排查治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