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冬季农业开发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是调优农业结构,开发利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重要举措。为统筹安排今冬明春的农业开发工作,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目标任务
今年冬季农业开发目标是,确保完成冬季作物总面积75万亩。其中,油菜种植35万亩,蔬菜播种30万亩,绿肥5.5万亩;全面完成31.78万亩营造林任务,其中森林抚育18万亩,封山育林5.48万亩,茶叶新增、改造5万亩,人工造林、四化绿化等3.3万亩;水利基础设施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土石方339.6万立方米。其中,修复水毁工程763座,建设高标准农田10.9万亩。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完成垃圾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提升三项重点工作,建设完成10个以上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站,分类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进农村1.4万户改厕任务的完成。
二、工作重点
(一)以蔬菜振兴计划为引领,推动冬种工作
今年的冬种重点布局在“一带三边五线”,“一带”:昌江百里风光带;“三边”:景区周边、郊区周边、园区周边;“五线”:湘官公路沿线、景瑶公路沿线、206国道沿线、乐弋公路沿线、乐德公路沿线。坚持规划先行、连片种植、稳定发展的扩面增效要求,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从线到面,确保我市冬季农田不留空、不断带、不断层,打造我市“金花长廊” “绿色长廊”。
1.抓好油菜种植。充分利用旱地和中稻区稻田种植油菜,大力推广“双高双低”油菜,扩大面积提产能,推动油菜产业转型升级,确保完成种植面积35万亩。重点抓好连片油菜种植,大力发展“观光油菜”,培植明年春季油菜花旅游资源,实现农业增收和观光旅游协同发展。乐平、浮梁要各抓好1个整乡(镇)推进的油菜生产示范区建设,3-5个1000亩以上的油菜生产示范点;昌江要抓好1-2个500亩以上的油菜生产示范点。“三边五线”及高速公路、铁路沿线的每个乡(镇),都要抓好1-2个200亩以上的油菜种植示范点。要积极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观光休闲农业转型,使冬种作物种植示范点(片)成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好去处,成为全市冬种生产的亮点。
2.抓好蔬菜生产。一方面要抓好传统蔬菜种植。抓好蔬菜(含食用菌、马铃薯、蚕豌豆)生产,大力发展冬春蔬菜生产,保障冬春暨春节期间的蔬菜供应,做到淡季不淡。另一方面,积极发展示范引领性高标准现代大棚。重点解决良种繁育、栽培技术、现代物流、开拓市场等关键难题,引领产业融合发展。引导现有蔬菜基地巩固提升,大力发展经济适用生产型钢架大棚,带动更多农户连片种植。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引进发展蔬菜的先进理念、技术和企业,鼓励客商通过直接投资、股份合作等形式,建设一批带动型蔬菜基地。三是要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导蔬菜加工企业自建生产原料基地。坚持“分类布局、集中连片”原则,建设一批蔬菜专业村(组)。发挥规模基地带动示范作用,建立龙头企业与基地、菜农稳定利益联结机制,发展壮大菜农队伍,加快形成规模和效益优势。
3.抓好绿肥种植。要切实恢复发展红花草等绿肥作物种植。对于不便种植“两菜”的冬闲田,特别是双季稻区和丘陵乡镇的稻田,要推广种植红花草、肥田萝卜等绿肥作物,增加稻田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完成绿肥种植5.5万亩。抓好牧草种植,扩大种草养畜规模,完成1万亩牧草种植。同时,抓好大棚草莓、反季节西瓜等其他高效经济作物,竭力提高冬季农业效益。
(二)以茶复兴计划为引领,推动冬造工作
1.坚定不移地完成茶叶种植面积。以重振再造浮梁茶产业辉煌为目标,按照“高效利用、跨界开发、深度融合”的发展振兴思路,按照乡村产业振兴计划和产业扶贫“四个一”工程的要求,大力发展茶产业,今冬明春新增、改造提升茶园5万亩,确保到2020年,全市茶园总面积达到30万亩。一是鼓励适度规模种植。按照“生态、绿色、有机”的要求,对新建茶园实施山、水、园、林、路统一规划,重点扶持种茶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经营主体开发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茶园。 二是支持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围绕茶树良种化、布局园林化、肥料有机化、耕采机械化、防控绿色化目标,推进标准化生态茶园建设。三是推广良种良法。推广槠叶齐、浙农117、迎霜等良种,抓好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喷滴灌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加快茶叶机采、机制推广步伐,提高采茶、制茶效率。四是推广茶叶林套种名贵树木。要实施茶叶林中套种、补植楠木等珍贵树种,以短养长,既改善林相又提升综合效益,促进森林旅游发展。五是支持夏秋茶生产。坚持春茶、夏秋茶并重原则,支持茶叶加工企业开展夏秋茶生产;坚持高端、中低端协调发展原则,在提高档次出精品的同时,积极扩大中低档茶生产;夏秋季节利用现有茶园大力发展大宗出口茶,稳步提高单产,总产达到12000吨。六是加快低产茶园改造。根据低产茶园的成因及其不同表现情况,采取改园、改土、改树、改种和改管理等技术措施综合治理,逐年改造低产低效茶园,提高茶园产能。到2020年,全市改造低产茶园8万亩以上。同时,加快推进产业扶贫“四个一”工程,大力推进以马家柚为重点的果业种植,抓紧果园规划、苗木订购和果苗栽种工作,新发展果园1万亩,到2020年实现贫困户建档立卡户“一亩果、一亩茶”的目标。
2.坚定不移地完成冬造和山体修复任务。以“一带三边五线”可视范围内的山体修复为重点,推进一批重点项目。一是推进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工程。严禁矿山审批,重点做好涌山、双田、乐港、寿安等产煤区及主干道沿线可视范围内露天矿山的生态修复力度,每年力争修复1-2个废弃矿山。二是推进荒山荒坡造林绿化工程。全面开展防护林工程封山育林建设和公益林提质保护建设及荒山荒坡造林绿化,以栽种名贵树木为主,高质量完成人工造林1.1万亩。三是推进青山白化整治工程。积极倡导绿色殡葬,严禁新建私坟。对“一带三边五线”可视范围内的乱葬乱埋坟墓采取多措并举进行整治,对影响观瞻的坟墓异地迁移,在公墓区集中安置一批;对集中连片,矛盾较多,难度较大的进行生态化改造一批。四是推进生态安全体系建设工程。建立以森林植被和公益林保护为主体的区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全市206万亩的公益林保护,推进村镇绿地建设,构建完整连贯的农村绿地系统。优化集镇绿地布局,提高集镇绿化效果。抓好入村口主干道两侧绿化、村内主次干道绿化以及村旁、路旁绿化,提高村镇绿化覆盖率。特别是昌江百里风光带的建设,要按照标准高、要求严、效果好的要求,全面启动,加快建设,争取有实质性进展。
3.坚定不移的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一是重点打造油茶、竹类、森林药材、花卉苗木、野生动物驯养林下经济等产业,不断提升林下经济对区域经济的拉动功能,对生态建设的支撑功能,对农民增收的促进功能。新增家庭林场37个。二是抓好森林四化基地建设。持续推进森林美化、绿化、彩化、珍贵化建设等工作。各地造林绿化要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以主要高速公路、高铁等通道和生态廊道两侧、重点风景名胜区周围以及重点乡村风景林等重点区域森林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为重点,通过新造、补植珍贵树种,进一步调整林分结构。市枫树山林场2019年冬至2020年春至少新增3000亩楠木,三年内完成10000亩楠木林的培育任务。三是建设一批国家森林乡村。提高四旁造林水平,通过补植珍贵乡土树种等措施,做到见缝插绿、应绿尽绿,不断提升森林覆盖率。围绕“景不断线、绿不断链”的目标,打造绿色、生态、协调的美丽乡村。各县(市、区)建设国家森林乡村不少于5个。
(三)以水系生态修复和在建工程扫尾为引领,加快推进冬修
1.抓好在建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景德镇市水利枢纽工程建设,确保2021年6月底完工。做好浯溪口水利枢纽工程二期蓄水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顺利通过验收,发挥防洪调洪能力。抓好11座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乐平市魁杨联圩除险加固工程的建设进度,尽快发挥其防洪、灌溉、生态的功能。继续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河流治理水系连通项目,重点做好乐平市磻溪水(双田段)综合治理工程、浮梁县东河瑶里寺前至鹅湖长潭段防洪工程、浮梁县庄湾马家水项目区、鹅湖-瑶里天桥水项目区、蛟潭洪村水项目区等项目的工程建设。推进昌江区双溪水山洪沟治理项目以及30座“两不靠”山塘整治工程建设。结合扶贫工作的要求着力解决334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22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巩固提升任务。
2.抓好已立项的水利工程启动工作。启动中小河流治理和中小河流治理水系连通项目,重点做好乐平市安殷水中小河流治理工程、车溪水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浮梁县王港磨刀水项目区、罗家洪源水项目区、兴田夏田水项目区等项目的开工建设。加快推进1-5万亩圩堤除险加固工程,乐平市塘西联圩除险加固工程、续湖联圩除险加固工程的开工建设;加快推进乐平市镇桥涝区项目、乐平市碧湾重点中型灌区项目的开工建设。
3.抓好水毁工程修复。充分利用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倒排工期、节点控制,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修复水毁工程763处。充分利用今冬明春的农田水利建设的有利时机,大力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对干、支、斗、农、毛渠系工程进行清淤,以保证水流的畅通;利用河长制工作平台抓好河道的清淤,达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4.抓好水源净化工程。按照饮用水源和非饮用水源区的规划,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小(2)型以上的水库,清理使用有机肥、无机肥、生物复合肥等进行养殖水库,积极推行人放天养。去年,我市对抓好水源净化工作进行了部署,一是限期收回租让,推行人放天养,确保生态化养殖,引导产业转型升级。二是禁止使用无机肥、有机肥、生物复合肥等进行养殖。三是积极鼓励和支持通过采取粪肥还田、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料等方法,对畜禽养殖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解决养殖粪便污染问题。四是取缔围栏、围网和围箱养殖,拆除在水库(重要山塘)溢洪道设置的拦鱼栅等阻水设施,确保水源净化。请各县(市、区)认真做好“回头看”,确保我市水源净化。
(四)以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行动计划为引领,推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稳粮、优供、增效”和“藏粮于计,藏粮于地”的要求,努力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打下坚实基础。今冬明春确保完成10.95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
1.科学规划布局。按照“新建为主、突出重点、发挥优势、注重实效”的原则,根据高标准农田省级总体规划,提前谋划,编制以土地利用现状图为底图的各县(市、区)建设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明确高标准农田和精品示范农田的建设标准和技术标准。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划分为核心区、辐射区两类,核心区按《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要求统一组织设计,达到“路成网、田成块、地平整、渠畅通、旱能灌、涝能排”的建设目标,建成后功能齐全,管护到位,便于降低劳动成本和机械化作业、规模经营。辐射区重点新建或改造灌溉渠道、机耕道及水陂水坝等配套建设。
2.依法规范操作。以项目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部作为项目法人,以乡(镇)政府作为二级项目法人,负责项目具体实施、项目工程设计,对施工、监理、工程管理等资料建立档案管理,协调处理农户的各种矛盾纠纷。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勘测、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勘测、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具备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县级项目法人具体负责本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统一招投标工作,招标代理公司由县级项目法人集体研究决定,报县领导小组批准。项目法人与中标单位签订合同,原则上应在中标公示无异议后一周内完成。要严格程序,堵住漏洞,确保中标队伍有资金、有技术、有实力。
3.统一组织实施。县级政府是高标准农田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加强工作组织,构建部门配合、运转高效的工作推进机制。要依照制定完善的江西省高标准农田建设地方标准,明确时间节点,统一设计施工,开展土地平整、农田水利、耕地质量、农技服务、机耕道路、生产设施配套等建设。各乡镇政府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具体负责项目建设管理工作,实行分管领导包片、工程管理人员包村。落实工程质量责任制,施工程序须经工程管理人员签字确认,真正做到每个村有技术指导,每个项目标段有专人监管,确保工程耐用、实用、美观。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明确工程建后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
4.形成综合效益。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有关信息“上图入库”。鼓励各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探索建立科学、合理、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建设管理新机制。引导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村集体等参与高标准农田设施的运行管护,探索委托养护、合同养护和承包养护等管护长效机制,确保工程规范、良性运行,发挥长久效益。
三、工作要求
(一)落实工作责任。各县(市、区)政府及市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冬季农业开发和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领导,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抓好落实,要明确目标、分解任务、细化措施、压实责任,把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作为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具体行动,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对事业的担当和忠诚。
(二)严格工程质量。要规范项目建设相关程序,抓好冬季农业开发项目立项、招投标、施工和竣工验收工作。严防人情工程、面子工程。加强对冬季农业开发项目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强化项目质量的监管,严防“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和不达标工程的情况发生,确保冬季农业开发项目成为民生工程、造福工程、廉洁工程。
(三)强化督查问效。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作为冬季农业开发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牵头部门,要切实履职、主动作为,要认真抓好进度、质量、安全等工作的调度,要及时发现、处理过程当中的矛盾和问题,要抽调人员组成联合检查工作组,对阶段性的工作任务,进行督促、检查、验收,确保工作的有效、有力推进。对工程质量和进度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并排名通报;对领导不重视、措施不得力,造成工作进度缓慢,要予以通报批评;对截留、挪用项目资金,造成项目不能逾期完成的,要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冬季农业开发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2.景德镇市2019年冬造生产指导性计划分解表
3.景德镇市2019年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分解表
2019年10月18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1
景德镇市2019年冬种生产指导性任务分解表
单位:万亩、家
县 (市、区) |
冬种 |
各作物面积 |
家庭农场 | |||||
油菜 |
蔬菜 |
其中 |
绿肥 |
其他 | ||||
马铃薯 |
蚕豌豆 | |||||||
乐平市 |
46.7 |
21.2 |
20.6 |
0.9 |
0.7 |
3.3 |
0.8 |
21 |
浮梁县 |
21.7 |
10 |
6.65 |
0.8 |
0.2 |
1.65 |
0.4 |
18 |
昌江区 |
6.1 |
3.79 |
2.27 |
0.2 |
0.1 |
0.55 |
0.29 |
5 |
珠山区 |
0.5 |
0.01 |
0.48 |
0 |
0 |
0 |
0.01 |
1 |
昌南新区 |
0 |
0 |
0 |
0 |
0 |
0 |
0 |
2 |
合计 |
75 |
35 |
30 |
2 |
1 |
5.5 |
1.5 |
47 |
附件2
景德镇市2019年冬造生产指导性计划分解表
单位:万亩
单 位 |
合计 |
人工造林 |
封山育林 |
退化林修复 |
森林抚育 |
油茶低改 |
茶叶 | |||||
|
其中:四化 |
|
其中:油茶 新造 |
其中:四化 |
|
|
其中:四化 |
|
其中:四化 |
|
| |
景德镇市 |
31.78 |
0.15 |
1.10 |
0.50 |
0.05 |
5.48 |
1.60 |
0.01 |
18.60 |
0.09 |
0.10 |
5 |
乐平市 |
7.35 |
0.02 |
0.50 |
0.25 |
0.02 |
1.50 |
0.55 |
|
3.80 |
|
|
1.0 |
浮梁县 |
21.21 |
0.11 |
0.46 |
0.25 |
0.01 |
3.00 |
0.75 |
0.01 |
13.20 |
0.09 |
0.10 |
3.8 |
昌江区 |
0.82 |
0.00 |
0.02 |
|
|
0.50 |
0.10 |
|
|
|
|
0.2 |
枫树山林场 |
2.40 |
0.02 |
0.12 |
|
0.02 |
0.48 |
0.20 |
|
1.60 |
|
|
|
附件3
景德镇市2019年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分解表
项 目 |
总投资 (亿元) |
工程量 |
修复水毁灾损工程(处) |
高标准农田建设 (万亩) | |
土石方 (万立方米) |
混凝土 (万立方米) | ||||
合 计 |
7.77 |
339.6 |
33.1 |
763 |
10.95 |
乐平市 |
5.50 |
276.6 |
23.3 |
452 |
9.6484 |
浮梁县 |
1.97 |
55.3 |
8.1 |
182 |
1.3016 |
昌江区 |
0.26 |
6.7 |
1.5 |
107 |
|
珠山区 |
0.04 |
1 |
0.2 |
22 |
|
注:1、森林抚育计划另行下达;2、合计栏面积不包括森林抚育面积和油茶低改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