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受省政府委托,省审计厅厅长李伟在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上作《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2023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省人大决议,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围绕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工作部署,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推动江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反映在今年的审计工作报告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旗帜鲜明讲政治,坚持和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推动新时代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谋划和开展审计,把党的领导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审计工作报告“财政管理审计”围绕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重大决策部署在省市财政管理方面的贯彻执行情况实施;“重点民生资金审计”坚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增进民生福祉深化实施,推动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重大项目和政策落实审计”立足经济监督定位,紧扣经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通过审计促进政策落实、改革落地、机制完善;“强化贯通协同”聚焦权力规范运行,强化审计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人大监督等各类监督的贯通协同,充分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
二、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开展审计监督,坚决做到“如臂使指”
一是紧盯五大战略实施,更好地服务保障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牢牢把握“三新一高”战略导向,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强化审计监督,持续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重大举措、重大项目等落实情况审计力度,重点抽查了与“1269”行动计划密切相关的工业发展专项等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情况、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情况等,有效发挥审计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发展的重要作用。审计工作报告紧盯工业发展专项等专项资金的分配管理使用情况,重点反映了专项资金的分配因素设置不科学、管理使用不够严格、资金效用有待提升等问题,促进财政资金管理提质增效;紧盯科技创新政策落实情况精准选题、精准监督,围绕创新平台体系建设、科技专项资金分配使用等情况、发挥审计监督独特作用,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紧盯高速公路及重大水利设施项目建设管理,揭示施工单位临时用地不规范、重大水利设施项目管理不够严格等问题;紧盯国资国企及供销联社改革,深入反映了企业整合或混改工作未如期完成、全面深化供销联社综合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未完成等问题。
二是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促进增进民生福祉。民心所向,忧之念之;民康物阜,盼之行之。全省审计机关紧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紧盯民生资金分配使用的关键环节,注重从就业、医疗、乡村振兴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审计切入点,推动惠民富民政策落实,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在省级预算执行中紧盯十大民生实事政策落实情况,揭示基层人工智能辅助医疗系统中远程医疗尚未有效利用、采购除颤器过程不规范等问题;“就业补助和失业保险”板块聚焦就业补助资金落实,揭示反映就业帮扶政策不够精准、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医疗保险基金审计”板块,深入揭示部分涉嫌欺诈骗保、违规取得医保待遇等问题;“扶贫资产管理和乡村建设行动”板块,深入揭示扶贫项目资金管理不严格、扶贫项目建设和管护不到位等问题。通过揭示问题,推动惠民富民政策落实,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三是助力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全省审计机关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充分发挥经济运行“探头”作用,始终围绕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开展审计。审计工作报告在市县财政管理方面,指出部分专项债券资金项目进展缓慢、存在违规改变专项债券资金用途等债务管理方面隐患;在供销联社社有资产方面,反映了社有资产日常监管缺位,社有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缺失等风险问题;在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方面,深入揭示省属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有待提高、经营投资风险管控仍需加强、企业内部管控有待健全等突出问题和风险;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方面,深入揭示了部分地区耕地保护不力、矿产资源无序开发、生态保护修复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三、深入推进审计全覆盖,发挥审计“如影随形”的监督作用
审计全覆盖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审计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全省审计机关深刻把握审计全覆盖的本质要求,加大对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审计监督,努力做到“如影随形”,推动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在省级预算执行审计中通过预算一体化系统数据的穿透式分析,将上级转移支付及省级财政资金的分配、下达、管理及使用全流程有机结合起来,首次实现了全省财政数据分析的纵向贯通,组织全省审计机关上下联动、贯通协同,更加全面、充分地揭示省级下达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省级部门预算审计中通过数据分析与现场审计相结合的方式,着重关注了部门及所属单位财务状况,揭示反映了部分单位采购预算执行率低,超范围使用专项资金、超合同进度付款,提前列支下年度费用等问题。
四、聚焦规范权力运行,审计揭示问题和推进整改彰显“如雷贯耳”
一是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中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坚持查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不动摇,坚决查处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坚决查处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一年来,全省审计机关发挥审计专业优势,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资金,贯彻落实各类专项治理部署要求,完善与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等监督的贯通协同,加强信息沟通和人员协作,不断凝聚监督合力、提升监督质效,充分发挥审计在反腐治乱方面的重要作用。2023年7月以来,省审计厅共移送违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35件,其中移送纪检监察机关16件、公安机关3件、相关主管部门16件,涉及事项101起、人员524人。
二是审计整改总体格局日益成熟,整改成效显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审计整改“下半篇文章”与审计揭示问题“上半篇文章”同样重要,必须一体推进。审计机关强化部门联动,深化与人大监督的贯通协同,通过对重点领域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组织开展审计整改“起底清零”专项行动等方式推动审计整改,审计整改总体格局取得新突破。截至2024年5月,2022年度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2212个问题,已完成整改2152个,整改率97.29%,共整改问题金额486.07亿元,制定完善制度596项,追责问责376人。同时,针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的问题,截至2024年6月,相关部门和单位上缴财政21.26亿元,拨付原滞留财政专项资金5.25亿元,追回或归还被挤占挪用资金4.27亿元,建立、完善制度122项。
下一步,省审计厅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加大对审计工作报告反映问题整改情况的跟踪督促力度,推动问题整改销号,全面整改情况将按规定向省人大常委会作专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