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重大战略部署落实情况

【旅游强省】文旅融合风正劲 千年瓷都焕新颜

《牢记嘱托加油干 瓷都奋进新征程》系列报道之七
来源: 景德镇发布 发布时间: 2025-10-09 访问量: 收藏.png

《牢记嘱托加油干 瓷都奋进新征程》

系列报道之七

文旅融合风正劲 千年瓷都焕新颜

一座窑火千年不熄的城市,正以文旅为笔,书写新时代的“瓷上中国”。

漫步景德镇,古窑址旁游人如织,创意集市上青春涌动,博物馆内跨越古今的对话悄然进行……当下的景德镇,正以一座“活”的陶瓷博物馆姿态,吸引着全球的目光。

2024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次突破6000万,旅游收入超过750亿元;2025年上半年增势依旧稳健。文旅产业,已成为推动这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亮眼引擎。

在这股热潮背后,是这座城市将汹涌“流量”转化为持久“留量”的深度探索与实践。

文化赋能 打造核心吸引力

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是景德镇最独特的IP,也是其文旅发展的根基。

“我们的总体思路是,以文化赋能旅游,以旅游带动消费,以消费激活产业。”市文旅局相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了我市旅游整体规划的目标。

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吸引力,需要具体的载体。打造核心产品成为我市首要发力点。我市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龙头,深化陶瓷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利用;推进“千馆之城”建设,让散落的陶瓷文化明珠串联成链;推动陶阳里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陶博城创建4A级旅游景区等关键项目的提质升级,旨在打造一批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标杆,让游客“有得看、有得玩、有得品”。

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作为全国唯一以陶瓷文化为主题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实践“活态”传承的典范。

2024年,古窑景区获评全国十佳“旅游景区创新发展典型案例”,其打造的“千年瓷都‘活’的博物馆”案例,因兼具真实性、整体性、传承性、创新性等鲜明特色,被载入2025年中国文化和旅游蓝皮书并位列全国典型案例之首。

“我们一直坚持5A景区的持续提升和创新发展,近两年成绩尤为显著。我们还建设和开放了‘红色瓷路’,许多单位团体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弘扬革命精神。这为陶瓷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景德镇古窑文化研究院院长周荣林如是说。

创新体验 激活消费新动能

如今的游客,大多不再满足于走马观花式观光,更渴望深度、互动、个性化的体验。为此,我市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创新,让古老的陶瓷文化“活”起来、“潮”起来。

“我们大力推动文旅融合创新,引入了VR体验、主题集市、非遗工坊等新业态,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消费动能。”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在陶溪川、三宝蓬等地,传统的制瓷技艺与现代设计、艺术创作、休闲商业完美融合。年轻人在这里不仅是游客,也可以是创作者、体验者。这些创新消费场景,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促进了消费深度化和个性化。

在景德镇,博物馆也不再是单一的陈列场所。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馆长江荣亮表示,近年来,该馆致力于打造陶瓷文化传承传播重要窗口。2024年以来,该馆共策划各类展览30余个,特别是建馆七十周年“立镇之器 唯我青白——宋代景德镇青白瓷特展”,社会反响热烈。博物馆还通过举办百馆千校博物馆系列活动、中小学生校外研学等近百场活动,让文物“活”起来,吸引了近2万名青少年参与。2024年,该馆接待游客303万人次,同比激增70%;截至今年9月底,游客量已突破245万人。

据江荣亮介绍,今后该馆将策应国家试验区建设,拓展国际对话新平台,策划举办一批有影响、权威的国际交流展,进一步发挥行业引领作用。

优化服务 提升城市友好度

我市将“游客体验优先”理念贯穿于工作各方面,不断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满足游客体验,我市主要从硬件升级、服务提质、智慧赋能三方面着手:持续提升旅游厕所、游客中心、智慧导览等设施,打造支付便利化示范区,提升入境游客体验;健全从“机场专线+多语讲解+跨境支付”的全链条服务体系,开展导游千人培训计划,大力推行“先行赔付”等诚信机制。2024年以来,全市处理退赔187起,12345热线满意率达91%,努力让游客的每个诉求都能得到及时响应。

智慧旅游是提升管理效率和游客便利度的重要着力点。目前,“畅游景德镇”平台实名用户已超755万人。针对节假日交通、住宿等痛点,我市相继推出了智慧交管、住宿价格预警、接驳专线等精细化措施,努力让游客来得顺心、住得安心、玩得舒心。

遍布全市的“窑火红”志愿服务队,已成为景德镇文旅服务的一道暖心风景。他们在交通疏导、游客引导、文明传播中默默奉献,展现了这座城市对游客的态度。

“今后,我们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规范市场秩序,提升服务品质,致力于构建一个让游客安心舒心的旅游环境。这既是短期留住游客的关键,也是长期树立口碑,打造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基石。”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尧告诉记者。

品牌引领 拓展国际新视野

品牌的塑造与传播,对于提升城市影响力至关重要。我市坚持以陶瓷文化为媒介,双管齐下,既深耕国内年轻市场,又拓展国际交流空间。

在国内,我市紧跟社交媒体潮流,策划推广了一批具有传播力的文旅IP,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陶瓷故事,使景德镇在国内某知名平台评选中跻身网红城市榜单前列,青年游客占比高达85%。

在国际上,我市积极通过“丝路瓷行”等品牌活动走向世界,与国际权威机构建立合作。成功获得2026年国际陶艺学会大会的举办权。

“成功获得2026年国际陶艺学会大会的举办权,正是国际业界对景德镇陶瓷文化地位与城市综合能力的高度认可。”市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仅办好大会,更将系统性地优化多语种服务、跨境支付等国际旅游环境,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景德镇标识的陶瓷文化线路产品,让每一位国际游客都能深度体验陶瓷文化的魅力,持续提升我市在国际文旅格局中的能见度和影响力。”


记者手记

窑火不熄,创新不止。千年瓷都正以文化为灵魂,以体验为翅膀,在传承与创新的平衡中,探寻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数据的增长是表象,其背后是文旅部门及社会各界对游客需求的敏锐洞察、对服务细节的极致打磨。无论是为了一个展览专程而来的学者,还是因一场市集流连忘返的青年,或是为体验手工制瓷乐趣的家庭,景德镇正努力提供多层次、高价值的体验。两年来,其在年轻化、国际化、深度化上迈出的坚实步伐,有目共睹。

当然,发展之路并非坦途,“冷热不均”“服务温差”等挑战依然存在。今后,如何进一步强化区域联动与业态创新,推动文旅产业从点的突破迈向面的繁荣,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转变,仍需持续探索。景德镇距离成为那个“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世界著名陶瓷文化旅游目的地的目标,必将越来越近。

(全媒体记者 甘牧)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