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景德镇市坚持以环保督察突出问题和长江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问题为导向,举一反三、自查问题、正视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层层压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实,以实施六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为抓手,切实做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工作
(一)构建体系完善制度,整齐步伐推进工作。将绿色发展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加强统筹谋划和整体推进。一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完善绿色发展专业委员会组织架构,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办公室,建立季度协调、半年检查、年度总结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常务副市长挂帅、部门领导牵头的工作体系。二是提前谋划、精心部署。出台《景德镇市生态环保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安排了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绿色动能培育、生态文明改革等方面120项年度重点任务,逐一明确责任部门、时间节点和具体要求,各项任务有条不紊扎实推进。
(二)瞄准共抓大保护,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以来,突出问题导向,以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专项审计、长江生态环境警示片反馈问题整改为切入点,举一反三,制定整改方案,层层压实责任,狠抓工作落实,以实施六大生态环境保护工程为抓手,制定生态环保基础设施领域50项重点工程行动计划,同时,督促整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清单共9类53项,切实做好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工作。一是强化污染管控。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着力点,全面开展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攻坚行动,推进工业污染防治综合治理、水污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固体危险废物整治。二是突出系统治理。以源头治理和重点整治相结合,推动水域、陆域共同发力,通过加强水质断面监测、强化工业园区监管、开展南河综合治理及城区污水管网建设、畜禽养殖专项整治、“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等措施,推动水质全面改善。三是狠抓问题整改。针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清单共9类53项,其中工业污染防治综合治理4项、提升水污染治理能力1项,饮用水水源地保护21项,城乡环境综合整治2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10项,河湖岸线综合整治8项,固体危险废物整治1项,森林生态修复5项,湿地保护修复1项,目前已完成53项问题的整改。四是加快污染防治项目建设。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会议确定了《景德镇市生态环保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攻坚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分阶段定期对7大类50个生态环保基础设施项目进行统一调度推动。
(三)依托双创平台,催生绿色产业转型发展。绿色产业是指积极采用清洁生产技术,采用无害或低害的新工艺、新技术,大力降低原材料和能源消耗,实现少投入、高产出、低污染,尽可能把对环境污染物的排放消除在生产过程之中的产业。加快推进以“高岭•中国村”为代表的一批田园综合体项目,推动农村资产变资本资金。积极推动乐平、浮梁开展省级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县创建活动,大力发展乐平菜、浮梁茶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创建“三园两场”,即标准化茶园、果园、菜园及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和水产品健康养殖场工作,推进农产品生产标准化、规范化。打造“生态+文化”,我市生态文化产品丰富,众多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和开发,其中,22栋风格各异的老陶瓷厂、煤烧隧道窑、圆窑得到了抢救性保护与修复,以原宇宙瓷厂为核心的陶溪川文创街区获批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省首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国际陶瓷文创小镇入选省第二批特色小镇创建名单。
二、存在的问题
看到发展的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景德镇市长江经济带攻坚行动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存在协调难问题。资源约束趋紧、产业层次偏低、关键领域创新能力偏弱等问题仍需进一步解决,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不减,发展与保护的矛盾更加凸显。二是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压力依然较大。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仍时有发生,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依然不少,昌江岸线保护、工业污染排放、化工园区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任重道远。三是生态项目和改革受资金约束较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重大工程项目、重大体制改革具有公益性特点,但因地方财政资金配套不足、社会融资渠道有限,导致部分重点项目和重大改革推进力不从心。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环委会的工作部署,紧盯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强化问题导向,狠抓责任落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一是以更高站位巩固提升生态优势。坚决抓好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长江经济带生态环保专项审计等问题整改,确保按时“清零”。实施好国家部署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污染治理“4+1”工程、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八大行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始终做到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决不动“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GDP增长”的想法、决不干“杀鸡取卵”的错事、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二是以更强决心系统推进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切实将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放在大局和战略位置来抓,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努力让景德镇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深入推进“净空、净水、净土”行动,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加强对重点企业和园区水质问题持续性监测和系统性整改,重点是以跃华药业土地污染治理和富祥药业搬迁推进昌江河南段流域治理,加大对流域水环境、非法采砂、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继续强化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特别是继续做好乐安河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健全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完善环境监督保护机制,形成政府、市场、公众共治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
三是以更优举措推动生态绿色发展。以建设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为抓手,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引导绿色生产和消费。进一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督促乐平精细化工产业、黑猫集团等传统产业加快设备更新改造,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清洁生产;大力发展航空、新能源汽车、陶瓷及文化创意、旅游及现代服务业等低碳环保产业。进一步守护好景德镇绿色“责任田”,严格落实国家产业政策和“三线一单”要求,对于国家限制类、淘汰类的项目,坚决赶出这座城市。持续开展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全面完成节能减排各项任务。
四是以更实作风做好生态环保基础设施项目储备工作。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是一项慢不得的民生工程。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请各有关部门要加强谋划,对照环境污染防治、重点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资源节约循环利用重点工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重点示范工程、实施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等五个方面做好项目储备工作,按时上报并录入国家重大项目库,为更好完成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