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三大攻坚战 > 污染防治(生态环境) > 河湖长制

2021年度景德镇市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开展情况总结

来源: 河湖长制工作科 发布时间: 2022-01-07 访问量: 收藏.png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强化河长制湖长制的关键之年。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精心组织,积极谋划,扎实推动河长制湖长制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2021年我市河湖长制工作再次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通过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清河行动”及河湖“清四乱”等专项行动,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河湖管理保护水平不断提升今年1-11月全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国家考核断面省监测断面水质优良比例均为100%,两项均排名全省第一,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我市全面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因事迹突出,成效明显,已入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和中国水利年鉴。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不断完善组织体系,扎实开展基础工作

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机制体制。

今年是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换届年,根据河长人事变动和职务调整,及时调整完善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确保不因领导干部调整而出现河湖长责任“真空”。全市共设置河(湖)长617名,其中市级河(湖)长19名,县级河(湖)长65名,乡级河(湖)长120名,村级河(湖)长413名,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湖长制体系的全覆盖。在落实“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联合监管长效机制基础上,今年11月,又和安徽省黄山市建立了昌江跨界河湖联合河湖长工作机制,做到联合会商、联合巡查、联合防控、联合治理,协调解决争议问题,协同管护、求同存异、共同担责,实现跨界河湖治理联防联控、互帮互助、共建共享。

2、加强巡河督导,跟踪督办整改。

市委书记刘锋、市长胡雪梅分别下达总河(湖)长令,要求各级河(湖)长及相关责任单位依法依规履职尽责,深入开展河湖专项整治工作。各级河长纷纷响应,开展巡河督导,亲临一线,协调落实问题解决。计划落实市级河(湖)长巡河督导专项工作经费270万,用于解决河湖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今年以来,针对河长办的问题河长办明察暗访检查发现的问题和群众反映的线索,市河长办先后下发督办函9件,收到反馈整改情况复函9件,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3、加大宣教力度,营造浓厚氛围。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学习强国、江西日报、中国水利报、大江网等主流媒体,加大河湖长制工作的宣传报道,在省级以上媒体登新闻报道15篇,学习强国报道4,反映实施河长制工作成效结合“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暨“河湖保护周”活动,发放《江西省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条例》1000,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园区、进学校、进农村、进机关”节水专题教育宣传,使广大群众保护水环境的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将河湖长制纳入市委党校教学内容,市河长办专职副主任受邀以《河长制工作的实践与经验》为主题,为我市2021年青年干部培训班80多名学员讲授河湖长制专题课程。通过开展“河湖保护,从我做起”主题班会,“为母亲河清洁垃圾志愿服务”实践活动等系列教育活动,在校园内营造珍爱河湖、保护生态的良好氛围按照《河长制湖长制工作规范》规定,结合河长调整变动,及时更新河长制公示牌版面109块,公布了投诉举报电话和二维码,方便群众通过手机扫码方式举报相关的违法行为,接受社会监督。

  1. 深入推进专项整治,维护河湖健康生命

常态化开展“清河行动”、河湖“清四乱”、河湖卫士监督执法等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排查河湖管理存在的问题,共梳理出各类损害河湖水域环境问题102个。其中:城乡生活污水及垃圾整治72个;河湖“清四乱”整治13个;水域岸线利用整治1个;保护渔业资源整治1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4个。各县(市、区)和各河长制湖长制市级责任单位积极配合,通力合作,对所有问题建立明细台账,落实整改措施,实行销号管理。截至11月底,已全部完成整改任务,整改完成率100%

(1)强化工业污染集中整治:我市3个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均已完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的建设,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均稳定运行,出水达标排放。全29家重点排污单位均按照要求安装了自动监测设备并与生态环境部污染源监控中心联网,全年重点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传输有效率超过99%。根据全省生态环境专项执法检查计划开展散乱污专项行动,按专项行动要求,对全市厂矿周边散乱污企业开展排查工作,共排查出10家“散乱污”企业。截至12月底,已关停取缔3家,企业整改1家,升级改造完成6家。同时,对已经两家取缔的散乱污进行回头看,未发现死灰复燃情况。

(2)强化城乡生活污水及垃圾整治:一是中心城区已初步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市政道路污水管网系统,雨污分流区域面积占比由25%提升至75%,新建截污干管11公里,新建污水管道约556公里,对约290公里管道开展清淤和CCTV检测,并对约95公里管道开展非开挖修复。随着城区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工程项目陆续投入使用,中心城区已建两座污水处理厂进水量和进水COD浓度提升成效显著。二是按照大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的理念,综合清扫保洁、各类垃圾转运、公厕管护、市容整理、垃圾分类试点等5大项16子项已全部纳入一体化范畴。截至目前,我市环卫车辆增至3500辆,固定资产投入1.17亿元,道路机扫率已达95%以上,道路保洁市场化率100%。按照生活垃圾“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处理要求,不断提升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全市所有生活垃圾均焚烧处理,焚烧处理率100%,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域、全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餐厨垃圾处理场12月底将建成投入使用。三是完成40个建制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建设任务,全市已完成批复的“千吨万人”以上农村饮用水水源地数量16个,全部完成保护区划定,水质达标率为100%

(3)强化保护渔业资源整治:一是落实渔民保障。我市退捕渔民就保率100%,就业率100%。二是贯彻落实禁渔制度。昌江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已经完成退捕工作任务,回收退捕渔船4艘,网具290公斤,安置渔民6人。202011日零时起,我市昌江刺鲃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全面实施永久性禁渔。三是打击非法捕捞。开展了涉渔“三无”船舶清理整治工作,共收缴“三无”涉渔船舶29条。开展了打击非法捕捞行动,共出动执法行动67次,出动执法人员278人次,查处电捕器具12台(套),取缔违禁渔(网)具109件,移送公安机关3人。四是开展了增殖放流。编制了景德镇市2021年增殖放流方案,12并于629日在乐安河放流1081.35万尾,929日在昌江河放流107.5万尾。

(4)强化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组织各县(市、区)对全市原划定的435个禁养区,总面积为2019.53平方公里进行排查。经排查,决定对原划定的370个总面积为459.23平方公里的禁养区进行调整,涉及关闭搬迁户总数380个、其中关闭搬迁生猪养殖场户257个,涉及关闭搬迁畜禽养殖场户产能3.3958万头、其中生猪存栏2.806万头。

(5)强化河湖“清四乱”整治:通过开展“清四乱”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共查处非法作业采砂船4,切割非法采砂船舶98,清理整治非法砂石加工场4非法采砂点3,清理非法砂石量1774立方米非法占用河道岸线40,清理建筑和生活垃圾572,拆除违法建筑4110平方米,清除非法林地4万平方米非法网箱养殖2800平方米违规种植大棚2330平方米,及时消除了“四乱”违法违规行为对河湖健康的侵害今年以来共排查梳理出的13个影响河湖健康的“四乱”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实现动态销号“清零”

(6)强化非法采砂整治:全年开展了47次联合执法行动,出动163人次,查处非法采砂案件3起,查处非法采砂挖掘机5,行政处罚4人,清理非法砂石量1774立方米,全力共同维护全市水事秩序,境内河道非法采砂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

(7)强化河湖水库生态渔业整治:制定《景德镇市养殖滩涂规划(2016-2030)》,明确了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全面依法终止河湖水库网箱养殖承包合同,取缔河湖水库网箱养殖开展养殖尾水治理示范建设,完成池塘养殖尾水治理试点示范2,逐步实现养殖尾水达标排放发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截至目前我市稻鱼养殖面积达7790亩,实现了水稻稳产、农药化肥施用减少的目标,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又提升渔业经济效益

(8)强化河湖水域治安整治工作:严厉打击破坏水域生态环境、涉水经济犯罪等突出违法犯罪活动,扎实开展长江禁渔、打击非法采砂、“昆仑2021”等专项行动,先后破获了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案件,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人员。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办理涉水类违法犯罪案件15,其中非法捕捞刑事案件1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人,非法采砂刑事案件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人;办理涉野生动物刑事案件2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5人。

(三)深化流域综合治理,全面建设幸福河湖

大力实施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努力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一是持续打造昌江百里风光带。以“一江三河六山”为重点,推进视线所及范围内的山水生态修复和城乡环境治理。景德镇水利枢纽工程于20215月完成大坝主体工程建设实施完成1500南河休闲绿道并制作6大块河长制湖长制宣传标牌启动景德镇市河湖长制主题公园打造,目前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昌江右岸人民公园中渡口码头及休闲广场已完工投入使用,投资1.68亿沿江西路一期景观绿化排水工程(昌江大桥-岚山大桥)也已全面完工,总建设面积约22.49公顷。昌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为瓷都市民不断提供了一批舒适的休闲健身场所。二是切实加强生态修复力度。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修复力度,完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面积52.23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综合治理36.63平方公里,重点预防保护面积15.60平方公里三是全面实施生态河流综合治理在巩固南河、西河、磻溪水示范河流综合治理成果的基础上,将生态河流综合治理延伸到其他流域,开展乐安河水系综合治理,实施了洪岩旅游总体开发建设(三期)PPP项目、乐安河一江两岸循环道景观建设工程、涌山镇锦溪河两岸风貌提升工程、浮梁县荻湾乡村振兴项目配套设施工程,河湖治理累计投入资金近20亿元,美化河湖面貌,提升河湖水环境质量。

  1. 明年工作打算

我市在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省委、省政府要求和全市人民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2022年,我市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十四五”河(湖)长制工作目标任务,以“作示范、勇争先”的担当和作为,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河湖综合治理,持续加大“幸福河湖建设力度,推动我市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为描绘好新时代江西改革发展新画卷贡献景德镇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