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规范性文件 > 有效
文号: 景府办字〔2024〕58号 文件类别: 规范性文件 有效期: 长期有效 信息索取号: 014544172/2025-00883 发布机构:  市政府办公室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景德镇市推进“智慧智能”旅游互联网 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24-12-30 访问量: 收藏.png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有关单位:

景德镇市推进智慧智能旅游互联网工作实施方案》已经2024126日市政府第46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0241215                 

(此件主动公开)



景德镇市推进“智慧智能”旅游互联网

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整合全市文旅数字资源,以文塑旅,以数赋旅,推进智慧智能旅游互联网建设,助力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建设国家文化交流客厅、国际文化名城,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印发《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实施方案》的通知(发改社会〔20191416号),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用心用情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打造对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千年瓷都这张靓丽的名片擦得更亮殷殷嘱托,聚焦走在前 勇争先 善作为目标要求,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以数字化赋能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让流量变留量、让网红变长红,全面提升景德镇文化和旅游产业整体水平和发展质量,为建设新型人文城市和世界陶瓷文化中心城市,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扩大对外文化交流交易,贡献景德镇智慧、景德镇力量和景德镇方案。

(二)总体目标。将推进智慧智能旅游互联网工作作为深化国家试验区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推动陶瓷、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艺术化、时尚化、景区化三化驱动,打造智慧智能旅游互联网品牌——“畅游景德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基础六要素,不断优化旅游服务、强化数据汇聚共享,以畅游码为依托,融合赣通码等多渠道,实现一码游瓷都。

二、主要任务

(一)一码食

打造特色餐饮品牌的数字化。实现一码食聚合入口,提升餐饮品牌的知名度和服务便捷性。加大景德镇十大名菜十大名小吃线上推广力度,整合景德镇的旅游资源与美食信息,提供便捷的查询与预订功能,确保游客在感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深厚底蕴的同时,能够轻松获取景德镇美食的各类信息,便利餐饮消费,推动美景+美食的融合发展,促进景德镇旅游与餐饮业的共同繁荣。〔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政务服务局,黑猫集团、陶文旅集团、国控集团、城投集团,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昌南新区管委会〕

(二)一码宿

打造特色住宿服务数字化。实现一码宿聚合入口,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住宿服务。重点对接全市知名品牌酒店、陶瓷文化主题酒店、亲子度假酒店、高品质民宿、乡村休闲酒店、房车营地等的房态信息,提供线上预订服务。建设本地化民宿运营平台,推进民宿运营数字化、规模化,注重赋能民宿+非遗”“民宿+艺术”“民宿+书屋”“民宿+民俗”“民宿+美食等新业态,全面助力民宿产业发展。〔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政务服务局,黑猫集团、陶文旅集团、国控集团、城投集团,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昌南新区管委会〕

(三)一码行

打造旅游出行服务数字化,建设智慧交通导引系统、智慧景区停车系统,全面对接全市各类智慧停车服务,让自驾游客轻松游览城市景点,无忧停车问题。对接提供巡游出租车在线约车、评价等服务和公交车的一码乘车功能,为游客带来更加愉快、便利的旅行体验。〔责任单位: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文旅局、市政务服务局,黑猫集团、陶文旅集团、国控集团、城投集团,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昌南新区管委会〕

(四)一码游

打造旅游精品线路数字化。对全市景区景点、场馆资源进行分类整合,结合旅游市场服务需求,对千馆之城以及瓷、茶、戏、红色、低空、工业等精品旅游线路进行数字化。建立陶瓷文化、茶文化、古戏台文化、航空航天文化等与景德镇及县域密切相关领域的学术活动、国际性学术研讨活动等线上预约平台,实现一码畅游,为游客提供线上可览、可选、可约的全方位数字化旅游服务,全面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政务服务局,黑猫集团、陶文旅集团、国控集团、城投集团、景陶集团,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昌南新区管委会〕

(五)一码购

打造集特色旅游商品展示、交易、支付和物流于一体的线上商城。通过提供便捷服务,让游客能够随时随地选购心仪的旅游特色商品,提升购物体验,扩大旅游商品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推动商业价值转化。〔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政务服务局,黑猫集团、陶文旅集团、国控集团、城投集团、景陶集团,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昌南新区管委会〕

(六)一码览

打造旅游基础设施数字化,打破游客服务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进一步提升旅游体验。完善旅游标识系统、旅游道路导览图、旅游形象标识、景点解说等旅游标识体系数字化。推进千馆之城数字化建设,集中提供线上游览服务。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虚拟现实(VR)和3D全景技术和AI大模型技术,为游客提供沉浸式线上游览和交互体验。游客通过畅游码就能随时随地感受全域景点的魅力和深厚的陶瓷历史文化。〔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政务服务局,黑猫集团、陶文旅集团、国控集团、城投集团、景陶集团,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昌南新区管委会〕

(七)一码服

打造文旅志愿者服务数字化,实现文旅服务志愿者的招募、注册、管理和激励,对活动发布、服务记录、时长统计等功能数字化,提升志愿服务效率和质量。推进导游服务、讲解员服务、文旅AI服务数字化,提供导游、讲解员线上推介和预约服务,展示导游和讲解员的专业资质、服务评价、综合排名以及擅长的景点或领域,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行程和需求,提前预约适合的导游或讲解员。在景区场馆、酒店、机场、车站等场景部署文旅AI服务机器人、交互数字人,通过面对面的人机交互方式,为游客提供服务咨询、景点推荐、门票预约、智慧讲解、行程规划、路线推荐、投诉反馈等综合服务。紧密协同12345服务热线,实现旅游投诉受理、处理、反馈等全流程数字化,深入落实涉旅先行赔付机制,不断提高游客满意度和体验感。〔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政务服务局、市委社会工作部、团市委、市交通局,景德镇北站、景德镇机场,黑猫集团、陶文旅集团、国控集团、城投集团、景陶集团,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昌南新区管委会〕

(八)一码汇

打造汇聚景德镇特色的文旅产业智慧管理服务和数字经济发展新模式。做强线上游客集散中心,充分发挥城市级别流量服务优势,深入应用市级智慧旅游平台各项功能,整合汇集景德镇全域旅游服务入口,用于服务政府、企业、游客,为政府提供旅游管理规划和决策支持,同时为游客提供景德镇一站式旅游服务体验。加强旅游安全管理数字化,汇聚旅游服务大数据,分析游客服务需求,优化旅游监测和预警。强化旅游、公安、交通、卫生、市场监督、应急等有关部门安全监管责任,落实旅行社、饭店、景区安全主体责任。加大部门数据信息共享力度,及时发布交通拥堵、安全提示、热点景区最大承载量警示、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等旅游安全提示信息,提高旅游安全管理水平。充分挖掘全市旅游数字化资源,统一数据标准,强化数据统一接入汇聚,做好数据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实现数据共享、资源共用。〔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政务服务局、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交通局、市卫健委、市市场监管局、市应急局,黑猫集团、陶文旅集团、国控集团、城投集团、景陶集团,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昌南新区管委会〕

三、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景德镇市智慧智能旅游互联网建设工作专班,由市政务服务局、市文旅局、市委社会工作部、团市委、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黑猫集团、陶文旅集团、国控集团、城投集团、景陶集团等单位组成,负责项目推进、统筹协调、督促落实,研究决定相关重大事项。专班办公室设在市政务服务局,市政务服务局主要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工作专班的日常工作。智慧智能旅游互联网建设工作任务结束后,工作专班及其办公室自行撤销。〔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局、市文旅局、市委社会工作部、团市委、市发改委、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交通局、市商务局、市卫健委、市应急局、市市场监管局,黑猫集团、陶文旅集团、国控集团、城投集团、景陶集团〕

(二)规范项目管理。自本方案实施之日起,推动涉及文旅的既有数字化系统项目的实时数据接入市智慧旅游平台,其中对商业交易的资金流水保持原渠道不变;所有政府投资或国有平台公司投资涉及文旅的新建数字化系统项目,须严格按照《江西省数字化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赣府厅〔202312号)和《景德镇市市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财政投资评审管理办法的通知》(景府办字〔202214号)执行,并基于市智慧旅游平台建设实施,禁止未批新建,坚决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责任单位:市政务服务局、市文旅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黑猫集团、陶文旅集团、国控集团、城投集团、景陶集团,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昌南新区管委会〕

(三)强化督促检查。发挥督促检查在推进智慧智能旅游互联网建设中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制定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智慧智能旅游互联网建设的各个方面,如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数据资源的挖掘与整合、数字化服务水平等。定期对各项任务进行跟踪检查,确保各项任务按时按质完成。〔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政务服务局,各县(市、区)政府,高新区、昌南新区管委会〕



【下载文件】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