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解读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14544172/2023-33506

【问答解读】《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景德镇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发布 发布时间: 2023-07-10 访问量: 收藏.png

一、《工作要点》政策背景及意义是什么?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为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扣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要求,聚焦聚力抓好重点中心工作,全面提升我市2023年政务公开工作质量和实效,结合我市实际,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2023年景德镇市政务公开工作要点》(以下简称《工作要点》)。

二、《工作要点》决策依据是什么?

依据《江西省人民政府政务公开办公室关于印发2023年江西省政务公开工作要点的通知》(赣府公开办字〔2023〕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三、《工作要点》出台目的是什么?

印发《工作要点》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公开各项决策部署要求,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主体,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进一步提升我市政务公开质量和水平,更好发挥以公开促落实、强监管、优服务的功能作用,以高质量的政务公开助力景德镇高质量发展。

四、《工作要点》有哪些工作任务?
  《工作要点》指出今年的工作主要围绕五个方面15个重点内容开展。

(一)完善政务公开平台载体

一是加强政务公开平台监管。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责任制,做好政府网站集约化平台、政务新媒体的监管工作,确保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安全平稳运行。

二提升政务公开专区建设。市本级依托市行政服务中心高质量建设专区,全市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图书馆、档案馆等公共服务场所政务公开专区持续完善服务。拓展政务公开专区功能,增加重要政策现场解读、综合政策辅导、办事流程场景展示等服务,推进公开与服务深度融合。

(二)强化政务信息规范管理

一是着力优化政府信息服务。转变依申请公开工作理念,变“被动”为“主动”。完善依申请公开办理中的法制审核流程,争取实现信息公开“零复议、零诉讼”。

二是不断深化政务信息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动态更新工作机制,规范发布现行有效规章正式版本,并与全国政府规章库实现数据同源。加强对新制发行政规范性文件公开属性管理,落实政府网站原则上只公开现行有效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要求,定期清理已经修改、失效、废止的内容。加强重点领域政府信息公开保密审查和信息安全风险监测工作。

三是全域推进基层“两化”建设。对已经发布的26个领域基层政务公开事项目录查漏补缺、更新完善,并结合我市实际梳理编发新增领域的基层政务公开事项目录,基本建成全市统一的基层政务公开标准体系。编制政务公开操作手册,明确各级单位主动公开的具体公开事项、公开内容、公开时限等内容,为政务公开具体业务工作人员提供可参考的标准文本,实际工作中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确保工作有序推进。优化县(市、区)门户网站“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全面公开26个试点领域基层政务公开目录及目录规定事项内容。督促指导各县直部门、乡镇(街道)、村(社区)利用政府信息公开专栏(专窗、专区)、微信公众号、公示栏等多种途径,全面公开乡村便民惠民政策、补贴资金信息。

(三)突出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一是强化决策部署落实情况信息公开。持续加大国家试验区建设、工业强市、贸易兴市、“一号发展工程”、构建“3+1+X”特色产业体系、乡村振兴、扩大有效投资、重大建设项目等重大决策部署的信息公开力度。

二是继续做好优化营商环境信息公开。优化“优化营商环境”专栏,全面公开我市减税降费、助企纾困帮扶等优化营商环境政策、工作进展等信息。完善“免申即享”政策共享平台功能,及时精准推送涉企惠企、减税降费政策。全面梳理、汇总公开市场监管规则和标准,及时公开全国统一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加强反垄断与反不正当竞争执法信息公开力度。加大“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力度,提高检查结果信息公开程度。充分发挥“信用景德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平台作用,推进企业信用信息公开。

三是纵深推进财政信息公开。持续推进财政预决算(含“三公”经费)、政府债务、财政资金直达基层、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等信息公开。

四是深化重点民生领域信息公开。全面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业创业、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征地、住房保障、民生实事等领域信息公开工作。

(四)加强政策解读互动回应

一是切实提升政策解读效果。坚持“谁起草、谁解读”原则,严格落实政策文件与解读材料“三同步”管理要求,重点围绕政策文件的出台背景、主要依据、对象范围、重点内容、特色亮点、惠民助企举措、具体办事指引及流程以及新老政策差异等内容开展实质性解读,不能简单地复制摘抄文件内容或者制作文件精简版方式解读;政策制定参与者、部门主要负责人、专业机构从业人员、专家学者、新闻评论员、媒体记者等解读专家通过参加新闻发布会、在线访谈、媒体专访、政策进社区等方式宣讲政策。通过采用图片图表、音频视频、H5动画、卡通动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展现形式开展线上解读。

二是不断增强回应关切效果。落实政民互动功能和留言办理机制,确保按时答复、内容准确。规范健全留言选登机制,规范公开内容。定期梳理更新常见问题解答库,积极回应共性和普遍疑问。

三是推进政务开放引导群众参与。推进邀请社会公众代表列市政府会议工作。深入开展“政府开放月”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社会团体、企业组织以及学生、网民代表等参加,拉进政务公开与群众距离。落实“应征集尽征集,应反馈尽反馈”要求,全面开展意见征集并将意见反馈情况及时予以公开,就未采纳意见建议说明理由。

(五)强化监督保障抓好工作落实

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办公室负责日常调度协调和指导监督,研究解决政务公开工作重点难点问题。各单位要组建政务公开领导小组,明确分管领导、业务人员,履行本单位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二是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县(市、区)和市政府各部门要围绕基层政务公开、政府网站及政务新媒体等各项任务落地情况,常态化开展调查研究,查找差距不足,总结提炼典型经验。

三是狠抓工作落实。各县(市、区)和市政府各部门要对照本要点制定年度工作要点,梳理形成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台账,明确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逐项推动落实。

五、《工作要点》有哪些惠民利民措施?

一是政务公开专区建设。不断完善全市各级的政务公开专区功能,提高政务服务便利度;拓展政务公开专区功能,开展重要政策现场解读、综合政策辅导、办事流程场景展示等,推进公开与服务深度融合。

二是深化重点民生领域信息公开。不断做好财政、民生、就业创业、义务教育、卫生健康、征地、住房保障、民生实事项目等领域的信息公开工作,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政策解读提升质效。形成政策制定参与者、部门主要负责人、专业机构从业人员、专家学者、新闻评论员、媒体记者参与的多层次解读专家队伍多角度解读政策;积极运用新闻发布会、在线访谈、媒体专访、政策进社区等方式,采用图片图表、音频视频、H5动画、卡通动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展现形式开展政策解读。

四是政务开放引导群众参与。完善落实社会公共代表列席政府会议制度,邀请社会公众代表列席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规范执行网上民意征集、结果集中反馈常态化工作运行机制,全面开展意见征集并将公众意见建议采纳情况及时予以公开,就未采纳意见建议说明理由。深入开展“政府开放月”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社会团体、企业组织以及学生、网民代表等参加,促进政民互动。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