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上午10点30分,由市政府新闻办、市应急管理局举办的景德镇市防汛抗旱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新闻发布厅举行。(图文 洪啸妍)
主发布人
吴希林 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主持人
占维笑 市委宣传部对外传播科科长
发布人
陈鲍发 市气象局总工,正研级高级工程师
操云生 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科科长
马志强 市应急管理局救灾减灾保障科负责人
市委宣传部对外传播科科长 占维笑: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年上半年,各级各有关部门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抗旱措施,扎实开展防汛抗旱各项工作。今天,我们举办景德镇市防汛抗旱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很高兴邀请到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吴希林先生,市气象局总工,正研级高级工程师陈鲍发先生,市应急管理局防汛抗旱科科长操云生先生,市应急管理局救灾减灾保障科负责人马自强先生。请他们介绍我市防汛抗旱工作落实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先请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吴希林介绍我市防汛抗旱工作情况。(图文 洪啸妍)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借助市政府新闻办搭建的平台,向大家介绍我市防汛抗旱工作情况,衷心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防汛抗旱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根据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安排,我就我市防汛抗旱工作情况作一个简要介绍。
今年以来,市安防委按照省委、省政府及省防减救灾办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围绕防汛保安全和抗旱保供水的基本要求,持续做好防汛抗旱各项准备。面对今年以来严峻复杂的防汛抗旱形势,各级各有关部门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准备,落实落细各项防汛抗旱措施,扎实开展防汛抗旱各项工作。(图文 洪啸妍)
一、防汛工作情况
(一)雨情
1至9月下旬,景德镇市平均降雨量1240.9毫米,比去年同期偏少704.4毫米,比多年同期偏少23.2%。期间共经历10次(4月11日、5月4日、5月8日、5月15日、5月22-23日、5月30日、6月8-9日、6月15-16日、6月20-21日、6月23-24日)集中强降雨过程,其中5月31日下午到6月2日白天,我市出现了最强降水过程,全市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全市平均雨量61.6毫米,其中县区以浮梁县115.6毫米最大,雨量点位以浮梁县西湖乡173.1毫米为最大。(文字整理 洪啸妍)
(二)灾情
据统计,受强降雨、风暴、冰雹等天气影响,今年以来全市受灾人口4765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61.97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22.124万元,无人员伤亡。(图文 洪啸妍)
(三)防汛工作情况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们按照早部署、早行动、早落实原则,坚持以防为主、强化协同联动,打好防汛提前仗、主动仗。
一是领导高位推动。国家及省、市领导多次深入景德镇检查指导防汛工作,要求全市各级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抗旱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打好防汛抗旱提前仗。二是全面落实责任。市应急管理局领导多次巡查防汛重点点位,强降雨期间组织重点防汛部门开展防汛会商10余次,分析研判形势,部署防范应对措施。三是完善责任体系。督导县(市、区)、各部门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中心的防汛责任,公示市、县两级防汛行政责任人,明确水库、水电站、山塘的责任人,下发防汛抗旱工作要点,部署26条工作任务。四是全面排查隐患。从年初开始,多部门按照属地管理和部门分工负责的要求,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检查工作,共发现防洪安全隐患71处,并建立台账跟踪管理。(图文 洪啸妍)
五是强化能力提升。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全市各级应急系统开展防汛业务值班培训31次、应急演练16次,专业应急救援抢险队伍常态化开展培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六是加强物资储备。市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存储了大量防汛和救灾物资,同时市安防委办公室给12个部门下达了防汛物资设备常规储备任务书,明确具体储备任务。七是强化会商预报预警。应急、气象、水文、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加密雨情、水情监测力度,按照气象“631”强降水风险预报机制和水文雨水情预报预警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前做好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工作。同时,各级防汛重点部门加强了值班值守、信息报送等制度的落实。(文字整理 洪啸妍)
二、旱情基本情况
一是持续高温少雨,部分地区已达特旱。6月24日以来,我市平均降水量210.6mm,较多年同期偏少56.4%(多年平均483mm),较2024年偏少58.6%(2024年平均509.4mm),平均日最高气温35.7℃,较常年同期偏高2.6℃。其中大于35℃天数为68天,列历史同期第1位;大于37℃天数为39天,列历史同期第3位;最高温度为40.1℃,出现在8月29日。根据气象干旱监测数据显示,我市中北部气象干旱等级为正常,但南部仍为轻旱至中旱。(文字整理 洪啸妍)
二是江河水位偏低,水库蓄水供水紧张。截至目前,昌江渡峰坑水文站水位21.45米,乐安河虎山水文站水位18.25米,均在警戒水位7米以下。共产主义水库水位71.53米,蓄水0.49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库容偏少0.1亿立方米;全市其余六座中型水库总蓄水0.137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库容偏少0.108亿立方米。(文字整理 洪啸妍)
三是出现干旱灾情,农作物受灾较严重。受持续高温少雨天气影响,乐平市、浮梁县及昌江区已出现干旱灾害,乐平市已于8月20日18时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据初步统计,全市因旱受灾71704人,农作物受灾面积9327.07公顷,农作物绝收面积194.85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102.2964万元。(文字整理 洪啸妍)
三、防旱抗旱工作情况
一是高位推动,突出“防”的部署。8月10日,市委书记胡雪梅带队赴昌江区丽阳、鲇鱼山等地,实地调研农村饮用水及抗旱工作情况,对全市防旱抗旱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8月2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克龙带队赴乐平润泉磻溪水厂、接渡镇三级提灌站等地,实地调研抗旱保供水保灌溉工作。7月22日,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徐何明带队深入乐平市幸福水库、浯口镇木龙坑提灌点、鲁家村干旱点等地调研防旱抗旱工作,并实地查看了省、市调拨给乐平市120台抽提水设备投入运用情况,对下步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文字整理 洪啸妍)
二是强化调度,做好“早”的谋划。6月21日,市应急、水利、自然资源规划、气象、水文、住建等部门召开联合会商会,提出在做好防汛工作的同时,统筹防汛抗旱转换;6月28日,市安防办宣布提前进入后汛期管理阶段,强调要加强水库蓄水,科学做好水库调度及管理。同时,各级防汛抗旱部门积极组织人员检修抗旱设备、清理灌溉渠道、开启泵站提水灌溉,抓好抓早抗旱准备。(文字整理 洪啸妍)
三是多措并举,提升“管”的效能。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把饮水安全作为头等大事,区分轻重缓急,优先确保城乡生活用水。加强用水管理,严格落实“一把锄头放水”;科学管理水资源,杜绝跑、冒、滴、漏等浪费水资源现象。对于兼具发电、灌溉、供水任务的水库(水电站),按照电调服从水调原则,逐库编制用水计划并严格执行,以缓解前期蓄水不足的状况;根据水稻生长期用水需求,按照打田插秧、水稻抽穗、水稻灌浆等生长期分时段放水,保障了农田灌溉的基本需求;缺水区域提前做好农作物“水改旱”播种方案。(文字整理 洪啸妍)
四是部门联动,汇聚“抗”的力量。应急管理部门全面统筹协调,及时掌握并上报各类防旱抗旱信息;水利部门加强水资源调度,针对全市22处千吨万人供水工程采取了应急工程措施;气象、水文部门做好强化监测预报预警,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农业农村部门派出专家深入一线指导农民科学抗旱。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投入抗旱资金3656.3万元,人员力量70.4万人次,机动抗旱设备10117台,抗旱机电井546眼,泵站609处。(文字整理 洪啸妍)
四、下步打算
下一步,将从五个方面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一是保持思想警惕,目前我市仍处于汛期,近期南海台风频繁形成,可能对我市产生影响,我们将坚持“汛期不结束,防御不停止”,持之以恒落细落实各项防御措施。二是强化监测预警,精准研判旱情,重点研判“夏秋连旱”风险,建立健全旱情信息报告和会商制度,确保信息畅通、研判准确。三是科学调度水源,保障供水安全。加强对现有水源的统一管理和科学配置,重点对城乡供水紧张区域做好应急措施,全力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用水。四是加强技术指导,减轻农业损失。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抗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协调农业保险机构,最大限度减少农民损失。(文字整理 洪啸妍)
五是强化应急保障,提升处突能力。按照“专业队伍+基层力量”模式,组建市、县级抗旱突击队,建立抗旱物资动态储备和快速调运机制。六是及时上报灾情,积极争取支持。及时、准确、规范收集、上报旱情灾情信息,积极主动向上级对口部门和各级财政部门汇报沟通,争取更多政策、资金和物资支持。
各位新闻媒体朋友,关于景德镇市2025年防汛抗旱工作的有关情况就介绍这些。再次感谢各位前来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希望大家今后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景德镇市抗旱及应急管理工作,同时,也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文字整理 洪啸妍)
市委宣传部对外传播科科长 占维笑:
感谢吴副局长的详细介绍,让我们了解了我市防汛抗旱的具体工作举措和详细数据。接下来,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举手示意,并通报所在新闻机构。好,现在请大家开始提问。(文字整理 洪啸妍)
江西晨报记者提问:请问气象部门,目前我市的干旱天气是由哪些气象因素导致的?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市的天气趋势如何,是否有缓解旱情的降水过程?(文字整理 洪啸妍)
答:目前我市干旱天气主要是由于长时间受稳定的高压系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水汽难以抬升形成降雨,同时,今年我市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加速了水分蒸发,进一步加剧了旱情。
根据最新气象监测与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市仍将维持晴热少雨的天气格局,干旱状况难以得到有效缓解。不过,预计9月30日部分地区可能有阵雨,局部中雨的降水过程。我们气象部门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准确地发布气象预警信息,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为全市抗旱工作提供有力的气象支撑。(图文 洪啸妍)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应急管理局在此次抗旱工作中承担着重要职责,请问应急管理局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来应对旱情?在应急物资储备方面,目前的情况如何?(图文 洪啸妍)
答:在此次抗旱工作中,我局积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采取了多项有力措施。一是建立健全抗旱应急响应机制,密切关注旱情发展态势,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响应,确保各项抗旱工作有序开展,乐平市已于8月20日18时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二是加强部门联动协作,与气象、水利、农业农村等部门建立24小时会商机制,共享信息资源,共同研判旱情形势,形成抗旱工作合力。三是组织开展抗旱救援行动,协调调动消防救援队伍、民兵预备役以及社会救援力量,参与送水、打井等抗旱救灾工作。四是积极筹措资金设备全力抗旱。7月下旬向省厅申请80台、并从我局应急储备仓库调拨40台抽提水设备支援乐平抗旱。五是扎实推进应急物资储备,全市各级应急管理部门新增储备抽水泵80台、输水管带1.2万米、储水桶(箱)350个、抗旱喷雾器320套等物资,建立物资动态管理台账,确保调运高效便捷。(图文 洪啸妍)
截至目前,已组织各成员单位累计派出应急供水车辆186台次,为偏远村组等饮水困难区域运送生活用水,有效保障了2.3万名群众的基本用水需求。(文字整理 洪啸妍)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提问:救灾减灾保障科作为承担灾情统计报送和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的职能部门,针对目前持续发展的旱情形势,如何确保灾情准确统计和受灾群众精准救助?(图文 洪啸妍)
答:灾害发生后,我科负责精准统计受灾情况、评估损失,为科学决策和救援调配提供有效依据。我科灾情统计重点依托的是“市-县-乡-村”四级880余名灾害信息员队伍,他们通过实时巡查、灾情快报和台账管理,确保灾情信息第一时间上报。应用“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系统”,实行“定期报告、零报告”制度,对旱情动态跟踪、逐级审核。同时,联合农业、水利等部门适时会商研判旱情发展态势,结合土壤墒情、作物受旱程度和人畜饮水困难情况综合评估受灾程度。在此基础上,我科坚持“一线核灾、实地核查”原则,组织工作组深入旱灾区实地查访受灾群众,核对灾情数据与实际损失的匹配性。旱灾救助中,按照“先急后缓、分类救助”原则,对饮水困难,如此次乐平市礼林镇部分村庄出现的群众饮水困难问题,优先采取应急送水、临时供水等措施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及时迅速解决群众燃眉之急。(图文 洪啸妍)
同时,每年年底按照统一部署开展冬春生活救助工作重点聚焦当年遭受旱情灾情且生活困难的受灾困难群众,通过前期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公示审核等程序确定救助对象,做到不落一户、不漏一人,切实兜牢民生底线。近期各行政村(社区)已全面启动冬春救助需求摸底工作,大家符合救助条件“受灾且贫困”的也可向所在村(居)委会申报救助需求。(文字整理 洪啸妍)
市委宣传部对外传播科科长 占维笑:
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就到这里。谨此感谢各位记者朋友与发布人的参与,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市防汛抗旱相关工作情况。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会后再进行咨询、沟通或采访。
本场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文字整理 洪啸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