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00
3月20日上午10点,由景德镇市政府新闻办、景德镇市生态环境局、景德镇市农业农村局、景德镇市城市管理局举办的景德镇市“无废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在景德镇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图文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00
主发布人
童茜炜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
主持人
汪建国 市委宣传部新闻科科长
发布人
陈 霆 市生态环境局土壤科科长
黄 斌 市城管局市容环卫科科长
潘 琛 市农业农村局科技教育生态科科长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02
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童茜炜就景德镇市“无废城市建设”有关情况作简要介绍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交流,首先衷心感谢各新闻媒体长期以来对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关心、支持和理解!也衷心感谢各位记者朋友的大力宣传!下面,向大家重点介绍一下景德镇市“无废城市”建设情况。(图文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03
一、建设背景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行动,是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举措,是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内在要求。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自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以来,深圳等11个城市和雄安新区等5个特殊地区积极开展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十四五”时期要推进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202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无废城市”建设,到2027年,“无废城市”建设比例达到60%;到2035年,“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全覆盖,东部省份率先全域建成“无废城市”。(文字整理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04
江西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和全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省委、省政府将“无废城市”建设纳入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高地、建设美丽江西的战略部署,坚持高站位统筹、高标准推进、高频率“共振”。2024年4月,江西省生态环境厅等18部门联合印发《江西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全面开启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文字整理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05
景德镇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无废城市”建设的决策部署,积极开展省级“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市领导多次对“无废城市”建设提出指导意见,督促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支持配合,全力做好《景德镇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编制工作。《实施方案》已于2024年11月1日由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实施。(文字整理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07
二、建设任务
《景德镇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中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建筑源和危废领域的50个建设任务,17个重点项目。
一是聚焦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重点是聚焦陶瓷、航空、精细化工和医药3条主导产业链以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X”产业链,加快探索“无废矿山”“无废园区”“无废企业”建设的路径模式。(图文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08
二是全面闭环管理,强化危险废物风险防控。重点是加强小微企业和社会源危险废物日常环境管理,健全危废收集转运体系,开展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试点工作,拓宽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途径,提升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
三是推动循环农业,提升主要固废利用水平。重点是发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农药包装物回收利用,如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项目要加快推动建设。(文字整理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09
四是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促进生活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重点是大力倡导“无废”理念,深入开展垃圾分类,加快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推进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推进市政污泥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
五是加强全过程管理,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重点是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
六是建设国际瓷都,引导陶瓷固废规范处理。重点是强化废瓷厂内循环利用,规范废瓷分类收集存放,全力推动废瓷多元利用。(文字整理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09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5年我们将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压实责任,形成工作合力。以“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专班为抓手,加强各部门沟通和协调配合,突出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聚焦“无废城市”建设的26项重点任务,推动9个关键项目实施,高质量完成50个“无废细胞”建设任务,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确保各项任务序时完成。(文字整理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10
二是创新路径,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我市国家陶瓷传承文化创新试验区建设的优势,结合特色现代产业体系,以推动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主线,培育“无废”产业新模式。推动建设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努力形成独具特色的数字赋能危废收转运典型案例。
三是广泛发动,抓好宣传引导。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等多种媒体的宣传作用,大力宣传建设“无废城市”的重要意义,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参与到“无废城市”建设中来。同时,激活多主体、多样化、多元化“无废细胞”活力,培育“无废”理念,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共建共享工作成果。(文字整理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11
记者问答环节
江西日报记者提问:请问景德镇在“无废城市”建设中将如何有效防范危险废物环境风险?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12
陈霆:为有效防范危险废物环境风险,我市将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深化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建立常态化评估机制,按年度制定《景德镇市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评估工作方案》,按照“突出重点、覆盖全面”原则,组织专业人员对全市涉危废企业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评估,确保评估范围覆盖全面。通过规范化评估强化危险废物环境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结合实际细化评估指标,强化评估危险废物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图文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13
二是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环境管理。设立专人负责危险废物规范性管理工作,组织涉危废单位在江西省危废监管平台完成危险废物申报和管理计划备案,实行电子标签,规范源头管理,运行电子联单,规范转移跟踪,经营单位及重点产废单位全部落实电子地磅、电子标签、视频监控等信息化措施,推动建设小微企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信息化系统平台,实现涉危废企业信息化溯源和全过程监管。(文字整理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13
三是提升全市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成小微试点收集平台2处,两个项目均已落地并正常运营;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完成,已投入运行,处理规模由3吨/日提升到8吨/日,解决了我市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不足且处理类别不全问题;市危险废物综合处置中心项目建设完成,已投入运行,解决了我市无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设施,高盐废物在江西省内无处置去向,产废企业必须转运到其他地区进行安全处置等难题;探索危险废物“点对点”定向利用试点工作,拓宽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途径,提升危险废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文字整理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14
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提问:请问景德镇市城市管理部门在建筑垃圾处置方面将采取什么举措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15
黄斌:
一是做好源头减量工作。我市已经开展了《建筑垃圾处置专项规划》工作,编制下发了《景德镇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鼓励建设单位和个人推行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等措施,促进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图文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15
二是做好过程管控。结合我市实际,拟制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城市建筑垃圾处置核准审批工作的通知》,下发了《景德镇市城管局建筑垃圾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处置单位编制建筑垃圾处置方案,督促运输车辆全封闭式运输,加强车容车貌管理,避免产生道路扬尘;同时,我们和第三方公司正在构建我市的智慧监管平台,对建筑垃圾处置核准,车辆运输线路进行定位监管,防止出现乱倾倒现象。(文字整理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16
三是做好末端处置工作。一方面加强对建筑垃圾消纳场的选址和设计要求,确保建筑垃圾处置符合环保要求,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充分考虑各区实际,在建成区选择了6个待选点位作为建筑垃圾消纳场所选址;另一方面推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减量化处理,通过分类收集分离可回收利用的建筑垃圾,进行综合利用,目前我市黑猫资源综合利用有限责任公司已经完成建筑垃圾处理设备的升级改造,极大的提升了处理我市装修拆除垃圾的能力。(文字整理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16
大江网记者提问:当前,农业农村部门在推动“无废城市”战略方面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17
潘琛:
近年来,我市农业农村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做好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处置工作,加速农业绿色发展转型,持续优化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为我市“无废城市”建设贡献农业农村力量。(图文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18
一是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提质行动。推行种养结合,引导农业经营主体按照以地定养、以养肥地、种养对接的模式,将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后,就近应用于蔬菜、果树、林木、大田作物等生产,实现农牧良性循环和种养平衡。截至目前我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为100%,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9.56%。
二是深入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我市以绿色生态循环为导向,积极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率连续三年达95%以上。2023年-2024年,在乐平市实施了秸秆养畜模式重点县项目,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民参与”的运行方式,打通“秸-饲-肥”技术渠道,建设辐射全市的秸秆离田饲料化利用模式,破解焚烧污染难题。(文字整理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19
三是强化农膜科学使用和处置。我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通过与检察院、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部门联合建立协作机制,共同加强对农用薄膜的监督管理,管住源头。乐平市通过实施地膜科学使用与回收项目,推广生物降解地膜和加厚增强地膜1.83万亩,直接受益农户300余户。同时计划在今年建成废旧农膜收集亭 374 座。随着各县(市、区)回收体系的不断健全,我市正逐步朝着种植主产区农膜回收网点全覆盖的目标迈进,农膜回收率稳定在90%以上。
四是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的回收。我市聚焦重点区域、重点对象,依托农药经营主体设立了一批回收站点。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定期开展检查,确保工作有序开展。同时,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农户的环保意识,营造人人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据统计2024年,全市累计回收农药包装废弃物约48吨。(文字整理 梁俊)
编辑 刘羽 3月20日 10:19
本场发布会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