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医疗保障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工作动态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有效期: 长期有效 公开时限: 长期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信息索取号: 014544172/2025-18653

医保局希望每位参保人都能明明白白看病,顺顺利利报销!

来源: 景德镇市医疗保障局 发布时间: 2025-09-30 访问量: 收藏.png

很多人生病到医院就医,遇到了报销环节的问题和困惑,这时候往往会责怪医保局。医保局因为参与了相关政策的制定者和基金的管理,很容易成为群众就医不满的“焦点”,但很多时候,问题是多方因素共同造成的。下面梳理了一份群众就医报销“必备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更顺畅地就医,减少因不了解政策而产生的误解和麻烦。

第一件事:医保不是“全能保险”,它有报销范围

这是产生误会最重要的一点。医保基金的每一分钱都是所有参保人的共同财富,因此它必须确保用在最合理、最必需的地方,这就决定了它不能覆盖所有医疗费用。

三个目录"要清楚:(医保报销严格遵循《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和《医疗服务设施标准》。这意味着:不是所有药都能报:进口药、特效药、保健品等可能不在目录内,需要自费。不是所有检查治疗都能报:一些先进的、非必需的诊疗项目可能需要自费。

您在医生开具的账单上看到的“自费”项目很多是由于不在目录内,而不是医保局不给报。

第二件事:主动沟通,就医前先“三问”

很多误会发生在医院环节。由于医院也受医保协议管理,医生在开具处方时需要考虑医保政策,但患者往往不清楚内在原因。

在医生开具检查或药方时,您可以礼貌地主动询问:

1.“医生,这个项目/药品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2.“如果有不能报销的,麻烦您提前告诉我下,我好有个准备。”

3.“有没有功效类似但可以报销的选择?”(特别是在用药方面)

这样做既能让自己提前了解费用构成,避免结算时的“惊吓”,也是对自己知情权的尊重。医生通常都会给予解释。

第三件事:明白报销流程,责任要分清

很多人误以为医保局直接管着每一笔报销。其实,报销是一个涉及医院、医保系统、医保局三方的流程。

医院的角色

是直接为您提供医疗服务并垫付医保报销费用的前端。您在医院窗口支付的钱,已经是扣除了医保报销部分后的“自付”金额。

医保局的角色:

医保局的是事后与医院进行结算、审核和监督。医保局确保医院提交的报销申请符合规定,然后从医保基金里把医院垫付的钱支付给医院。为什么患者感觉医院有时会“推诿”?如果医院的某项操作不符合医保规定(例如超范围用药、分解收费等),医保局在审核时就不会拨款,这部分损失需要医院自己承担。因此,医院会非常谨慎,有时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可能无法清晰解释政策,就容易造成“往外推”的印象。

第四件事:异地就医,务必提前备案!

这是目前投诉最多、误会最大的领域。很多参保人不知道,去外地看病不是拿着医保卡就能直接结算的。

切记!如果您需要去市外、省外的医院看病,一定要在出发前,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微信小程序或本地医保经办窗口办理异地就医备案手续。

不备案的后果:如果没有备案,很可能无法直接结算,需要自己先垫付全部费用,然后拿回参保地手动报销,不仅流程繁琐,报销比例可能还会降低。

责任认定:这完全是政策程序要求,并非医保局故意刁难。

第五件事:官方渠道查询信息,不信谣不传谣

医保政策复杂且时常更新,不要轻信“我听人说…”的小道消息。

权威信息渠道:

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功能非常强大,可以查目录、办备案、查经办机构等。


  本地医保局官方网站或微信公众号:会发布最新政策解读和通知。

  拨打政务服务热线: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

总结一下:群众看病报销不容易,医保局在严格监管基金和方便群众就医之间也需要不断寻找平衡。作为参保人,我们多一份了解,就少一份误解。

记住五个关键点:

1. 医保有目录,不是全报销。

2. 看病前沟通,问清自费项。

3. 报销看流程,责任分清楚。

4. 异地先备案,省心又省力。

5. 信息查官方,谣言不可信。



相关文档: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