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重要训词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总队党委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固本强基、开拓创新、稳中求进、再攀高峰”的工作基调,凝心聚力谋发展、攻坚克难抓落实、接续奋进开新局,全市火灾形势和队伍管理实现“双稳定”,为全市消防救援事业砥砺前行、接续发展积蓄了力量、奠定了基础。
一、火灾防控体系更加健全。推动市委、市政府将消防安全纳入各级领导班子考核范畴,深度融入平安建设、绩效管理、文明创建等领域。发挥安委会、消安委两个平台作用,推动22个行业部门公开行业领域消防安全责任清单,指导28个行业部门开展消防治理和标准化达标创建;与各行业部门健全完善联席会议、联合检查、工作函告、信息共享、移交查办等机制,推动火灾防控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协调共进。
二、火灾风险治理精准深入。以“三年行动”为抓手,联合行业部门统筹推进高低大化、仓储物流、自建房及消防“生命通道”等10个重点领域消防安全治理,既控传统风险、又防新兴隐患,始终保持高压整治态势。推动省、市两级政府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单位5家,现已全部整改销案。积极推广智慧消防建设,全市接入物联网泛链接数48479个、NB智能烟感32463个,有效提高了社会面火灾防控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三、执法服务效能稳步提升。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入推进消防执法改革,制定出台消防执法服务便民利企二十项措施,采取首错免罚、轻微违法不予处罚不予强制、行政许可“帮办”、法律文书便捷送达等举措,积极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消防服务。隆重举办“妈妈防火团”成立70周年暨消防119宣传月活动,全年对53家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开展灭火疏散演练,“一警六员”培训1.02万人。
四、科学实战练兵形成常态。健全完善“日训、月测、季考”机制,出台实战练兵九项措施,在全市队伍树立起“训有为、练有位”的鲜明导向,形成“开训即开战”的强大声势。深化执勤训练改革,将三维数字化预案融合运用于熟悉演练、桌面推演、灾情处置、战例复盘等环节,实现训练演练实战化和战术战法模拟化统筹结合,持续推进先行先试工作形成长效机制,有力提升了灭火救援信息化水平。
五、救援队伍建设逐步增强。结合景德镇市情灾情,建强航空、水域、山岳等7类专业救援队,依托地方资源加强技能培训,构建覆盖全域、机动高效的救援力量体系。积极推进“一短三快”初战机制改革,建立微信小程序、物联网等多种报警方式,进一步拓宽报警渠道;采用“边询问、边调派、边推送”接处警新模式,优化接警流程,缩短调度时长;与交警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借助公安天网、交通云监控、北斗定位系统等3个平台,缩短执勤车辆途中行驶时间。
六、内部安全管控组织严密。研究出台灭火救援行动“五个严禁”、作战训练安全“六条刚性措施”“七个必须”,做到有令必传、逢会必讲、有苗头隐患第一时间查纠。投入经费为基层队站配发24套安全员和紧急救援小组携行装备,聚焦行进安全、紧急撤离、逃生避险、现场急救等关键环节,分层次开展5期培训,着力提升指战员安全防范和识险处置能力。
一年来,全体指战员勠力同心、攻坚克难,经受住了考验,交出了合格答卷。虽然支队取得了一些进步和成绩,但对照更高标准、更严要求,直面新形势、新任务、新考验,仍有短板不足:一是对标景德镇建设社会主义国际化瓷都的战略定位,在准确把握消防职能定位、强化服务保障、更好融入融合等方面有待加强。二是对城市消防安全风险研判还不够精准、预见性有待增强,对新业态新领域火灾风险防范不够,对传统火灾隐患治理还缺少更新更好的手段。三是面对新职能新任务,部分指战员的思想、能力、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队伍安全管控水平仍有提升空间。
2023年,支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对标新时代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战略部署,着力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改革上下功夫,重点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突出“平安稳定”这条主线,强化风险防范,提升打赢能力;二是立足“抓建治队”这个根本,凝聚最大合力,切实管好队伍;三是围绕“固本拓新”这个主题,坚持项目牵引,强化任务攻坚。以景德镇火灾形势和队伍安全平稳策应全省大局之稳定,奋力开创全市消防救援事业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