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市消防救援队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坚决贯彻落实总队党委决策部署,高标准开展政治教育,高水平防范化解风险,高效能处置灾害事故,在确保“两个稳定”的前提下,推动消防工作和队伍建设实现了新发展。
一、聚焦党建引领,持续开创队伍建设新局面。在政治建设上持续用劲。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党委工作运行更加规范,党委班子把方向、统全局、抓大事的能力持续提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自觉性有了新提高,“政治三力”持续提升。在政治教育上持续深入。深入开展“学思想、践训词、促改革、建新功”教育实践活动,举办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读书班,将党纪学习教育作为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切实抓牢“关键少数”“绝大多数”,总队党纪学习教育专刊2次刊载支队典型做法,1份党课教案入选总队优秀纪律党课教案汇编。在暖心关爱上持续加温。健全完善日常掌握、半年考评、年终汇总干部考核机制,实现“干部用在平常、成绩看在日常、组织考在经常”。联合应急、财政部门出台文件,为立功受奖指战员“送奖到家”,扎实开展“四级家访”、“火焰蓝圆桌会”等活动,有力提升了消防职业荣誉感。在典型培树上持续提质。秉持“稳中求进、再攀高峰”争创理念,全市队伍4个集体、5名个人荣获省部级层面以上表彰,其中3个集体获评国字号荣誉,获表彰数量位列全省第一。队伍能力素质和形象地位在“防大灾、救大险”中全面展示、巩固提升,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二、聚焦责任落实,完善优化共建共治新格局。坚持党政统揽。推动消防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督查、市安委会巡查以及党校培训范畴,深度融入平安建设、综合考核、文明创建等领域,在所有涉及安全稳定发展的文件会议中强调部署、调度推进。市委书记胡雪梅,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克龙、常务副市长薛强等领导同志多次听取汇报、带队实地督导,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和市级专题会议十余次部署调度消防工作,协调解决重点难题,为推动各级落实责任、形成齐抓共管格局提供了有力保障。增进部门协同。将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问题整治和“九小”场所综合治理纳入民生实事项目,依托市安委会、消安委平台,联合行业部门督导20余次,健全完善电气焊作业、电动自行车全链条监管以及公众聚集场所消防行政许可业务协同工作机制,在联合执法、专项整治、数据共享、审验遗留等方面加强沟通协作,打通部门壁垒,有效推动解决消防监管重大事项和难点问题。压实单位主责。实施社会单位本质消防安全提升工程,免费培训合格4500余名消防安全“明白人”,熟悉掌握消防控制室等7大重点部位消防安全管理及应急处置程序,推动5500余家社会单位在“赣服通App”主动签署《消防安全承诺书》。
三、聚焦发展大局,努力实现监管服务新作为。创新实施“申遗+消防”工作机制。支队积极融入景德镇“打造国家文化交流客厅和国际文化交流名城”重大战略,推动市委将消防安全管理规范化纳入御窑遗址申遗范畴,在落实线路穿管敷设、安装简易喷淋、消防技能培训、防火巡查检查和消防力量前置备勤等措施基础上,采取编制特殊方案、火灾模拟分析、实体实验验证、发布《非遗中的消防》短视频等创新做法,不断提升窑址消防安全管理水平,为申遗成功贡献消防力量。持续优化消防执法营商环境。落实二十项便民利企服务措施,与市工商联和4家商会建立信息共享、会商研判机制,常态长效做好消防营商环境监测预警工作。与检察院建立消防安全领域检察公益诉讼工作机制,为民办实事典型做法被市安委办采纳,对192家单位实施“首违轻微免罚”,减免罚金53.92万元,消防政务服务连续6年获100%好评,执法检查考评成绩“优秀”。巩固提升消防技术服务效能。排查消防技术服务项目474个、消防控制室336个、职业资格证书483份,下达相关法律文书34份。
四、聚焦隐患治理,不断提升火灾防控新效能。紧盯重点领域。新余“1·24”火灾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推动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除患攻坚大整治行动,统筹推进“三个专项整治”。排查人员密集、多业态混合经营及“九小”场所5.26万家,拆除违规障碍物4.47万处、违规广告牌3023处,拆窗面积17万㎡。新增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端口2.32万个、已达标准配建比(3:1)的小区686个,排查小区871个、自建房1354栋,清理违停充电自行车7281辆,清理飞线充电1510处,立案处罚50起,曝光15起。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第21届瓷博会等重大安保任务。强化火灾调查。开展火灾调查协作7次,启动延伸调查3起;督办火灾事故调查5起,追责3家单位、7人。建立火灾形势分析研判机制,定期召开火调案例复盘会,围绕火灾原因调查、技术研究、责任处理等内容,制发火灾形势分析报告12份,为消防安全治理提供数据支撑。着眼社会发动。深化消防宣传“五进”活动,组织市发展中心52家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开展消防培训,打造“文明实践+消防”精品站点21个,培训“准消防员”9862人,组织应急疏散演练435场,开展消防志愿服务97次,发送消防安全提示短信80万条次,举办13场消防宣传网络直播活动,近百万人在线参与。
五、聚焦提质强能,稳步催生灭火救援新战力。狠抓实战练兵。坚持党委定期议战议训机制,健全“预案、熟悉、演练”防消联勤一体化模式,推动基础训练从“基础体能型”向“实战实用型”转变。承办全省消防救援站作战能力评估试点工作,完成33名基层指挥员的指挥能力资质考评。建立市、县社会化实训基地25个,升级真火烟热模拟训练设施,制修订预案570份,“六熟悉”2305家次,开展训练考核5000余人次,举办战训大讲堂11次、战例复盘及桌面推演23次、大型综合实战演练4次。坚决树牢“救人第一”指导思想,抓实总队三个文件学习和指导实践,高效处置各类警情3345起,抢救疏散被困群众1104人,抢救保护财产价值8.43亿元。抓牢作战训练安全管控,开展实地与视频督导检查137次,实现了作战训练“零事故”。建强力量体系。提请市政府出台《景德镇市处置火灾事故应急预案》,组建全市首支高空山岳绳索救援专业队,升级完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地下有限空间、地震、水域等4类专业救援队,培训专业骨干350人次,93名指战员分获多项技术资质。与江直、昌飞公司深化共建合作,开展空域救援科目训练和技战术研究,擦亮了“消防+航空”特色品牌。严明政府专职队员招录纪律、规范考核程序,提请市政府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景德镇市政府专职消防救援队建设发展实施方案》,指导黑猫集团企业专职队完成达标创建。优化指挥调度。承办全省应急通信骨干培训班和消防救援站作战能力评估试点工作,研发新版智能接处警和数字化通信管理平台。全省率先完成独立接警调度迁移工作,100%实现全市集中统一接警、专班处警。与卫健、供电部门签订合作框架协议,与市委、市政府总值班室、公安、应急、气象等部门定期研判会商,接入公安天网监控、交通云监控等9个业务门户平台,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辅助决策。
下一步,支队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对标总队党委决策部署,着力在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改革上下功夫,全力推进消防救援工作和队伍建设同步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