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景德镇市气象局在省局党组和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和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融入经济社会主战场,全力推进气象科技能力和社会服务现代化,气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聚焦嘱托引航,全力强化政治引领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制定详细学习计划,利用中心组学习等多种形式开展集中学习7次,联系工作实际交流研讨6次,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内涵。
二是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制定了工作计划。主要领导讲授了专题党课。举办了专题读书班,通过专家辅导、观看警示教育片、专题测试、交流研讨等形式进一步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持续开展政治机关意识教育和对党忠诚教育,传承红色基因,市局支部荣获全市“7·9”重要讲话5周年征文优秀奖。
三是推动重点工作取得新成效。市县均成立了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专班。市政府年内召开两次会议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市政府将气象防灾减灾纳入对县市区的综合考核,汛前将气象防灾减灾和防汛工作同部署、同检查。所有乡镇(街道)预警机已布设,楼宇版预警机已全部落实,企业版正在推进中。昌江、珠山、高新和昌南新区四个未设气象机构地区气象防灾减灾责任落实到位。2024年获全省气象部门高质量发展综合考评优秀单位。
二、聚焦使命担当,全力筑牢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一是深化强降水“631”风险预警服务。推动市防指完成分乡镇“31”阈值修订,推进强降水“631”风险预警服务模式向长时效延伸,强降水1小时风险叫应接听率位居全省第一。
二是充分发挥气象预报预警先导性作用。市防指明确以气象部门预警信息作为防汛抗旱应急响应机制的启动条件之一,今年“6·24”,市台发布暴雨红色预警,市政府迅速响应,做出了中小学和幼儿园停课、公交车停运、景区临时关闭等一系列指令,有效避免更大损失。浮梁寿安镇根据气象预警成功避免一起塌方造成的人员损伤,“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得到有效体现。
三是强化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增加了作业设备,完善作业点布局,编制了超长期国债项目需求,市、县人影中心及时开展了多次人工增雨作业服务,成效明显。市局获得2024年全省人影技能竞赛团体三等奖。
三、聚焦创新驱动,全力提升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
一是全面加强精准预报能力建设。开展短临监测预警平台本地化应用,完善市县短临预警业务流程,完善延伸期和气候预测业务本地化应用,市局暴雨重点实验室获评市级创新平台。今年以来成功预报暴雨、高温等每次重要天气过程,市台24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排名全省第一。
二是全面加强精密监测能力建设。全面完成国债项目建设任务,积极推进综合站网升级迭代,国家天气站数据传输和业务可用性排名全省第一,温室气体观测业务通过中国局准入。新一代天气雷达升级项目即将开工。
三是全面加强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年内提任科级干部6人次。着力培养青年干部,出台了人才支持若干措施、人才培养导师制、领导联系专家制和县局高工后备培养方案等文件。新招录研究生1名;上挂和下派交流2人,选派援疆交流锻炼1人。新增1人次获得省级高层次人才,2人入选市“3+1+x”人才,新增高工资格2人,现有高工职称资格人选累计达18人,提前完成2030年人才规划任务。《高位推动 主动融入 积极推荐 强化全市气象部门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获评2024年全省气象部门创新工作。
四、聚焦气象赋能,全力提升气象社会服务现代化
一是深化“气象+”赋能行动。市政府明确气象在碳达峰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作用。浮梁县天然氧吧后订制服务获得县政府支持。景德镇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评价获批地方标准;全市工业园区区域气候可行性论证全覆盖;开展茶叶气候品质评价,“气象养生茶 中国象金红”推广视频获市委胡雪梅书记点赞。开展瑶里烟雨、荷塘荷花、礼芳油菜花等预报服务,助力生态价值实现。
二是优化乡村振兴气象保障能力。深化与农业农村部门合作,持续开展早稻早播早育推广,联合开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估预警和效益评估工作。对接蔬菜、茶叶、粮食气象服务需求,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
三是积极拓宽公众气象服务新领域。关注文旅商贸、康养气象服务需求,提供精细化的预报预测产品。组建了气象多媒体服务群,畅通公众气象服务渠道。做好瓷博会、龙舟赛、环鄱阳湖自行车大赛、滑翔伞公开赛等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获地方政府充分认可。
五、聚焦安全保障,全面提升气象社会治理
一是强化气象行业管理。规范全市气象观测站网布局和气象探测资料管理。与9部门联合下发《气象监测设施统筹建设和资源共享管理办法》,开展涉外气象探测情况检查,联合国安局和保密局召开涉外气象设施安全监管联席会,会议纪要获市政府领导批示肯定。将新、改 、扩建工程气象探测环境审批工作纳入市工程建设项目业务协同平台联合审批。
二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贯彻落实《江西省营商环境条例》,不断推进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互联网+监管”,强化网上审批系统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系统的使用,全面实现“一次不跑”,大力提升气象行政审批效率和监管信息化水平。
三是增强对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的监管水平。将防雷安全监管纳入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常态化开展跨部门综合监管工作,做到了气象灾害防御重点单位执法、检查、指导全覆盖,继续加大对扰乱防雷检测市场行为违法案件的查办督办力度。加强气象行政执法队伍建设。强化防雷和升放气球资质单位监管,综合运用数字化监管、信用管理、信用评价等手段,提高防雷和升放气球监管质效。
六、聚焦从严治党,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是全面强化党的建设。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要点,深入推动“三联促三动”,开展部门内外联动10次。持续开展“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职工住房房产证办理”获得全省气象部门“我为群众办实事”优秀典型案例。坚持“双报到双报告”,持续开展“窑火红”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获地方通报表扬。
二是全面强化文化建设。市局主要领导先后走访市、区两级文明办对接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持续开展“一月一专题”党风廉政教育和3.23警示教育活动,强化气象文化、廉洁文化宣传。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系纽带作用,丰富职工文化生活,加强媒体宣传,充分展现景德镇气象人的精气神。吴磊获得全国气象科普讲解大赛和全省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
三是全面强化各项监督。强化政治监督和专项监督,印发了《加强政治监督的实施细则(试行)》,把重点工作推进、国债项目等作为监督的重点。强化职能监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更新完善科级干部廉政档案。强化作风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持续打造“清廉气象”品牌,锻造纪检铁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