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期间,景德镇市气象局针对近期强降雨天气频发,昌江一中考点易受气象灾害影响的实际情况,迅速启动应急保障机制,通过架设移动气象监测设备、升级预警发布系统等举措,为全市高考学子筑牢气象安全防线。
精密监测:应急设备进校园实时数据保精准
昌江一中作为景德镇市主要考点之一,其历史上多次受到强降水等突发气象灾害影响,经市考试中心邀请,市气象局观测团队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在校园内紧急部署便携式自动气象站等应急观测设备,实现对考点温度、湿度、风向风速、降水强度等要素的分钟级采集。
“这套设备可精准识别短时强降水特征,数据每5分钟同步至市气象台,为预报员研判天气趋势提供第一手资料。”设备保障人员俞景璞向昌江一中校领导介绍,应急监测网与周边区域站数据融合后,考区天气预报空间分辨率明显提升,有效解决了局部强降雨“测不到、报不准”的难题。
智慧预警:“云盾”系统上线师生秒级接收信息
除强化数据监测外,市气象局还在昌江一中及市内各考点安装了最新的“云盾”气象预警机。该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直连气象预警发布平台,可实现暴雨、雷电、大风等高影响天气的实时弹窗预警,并支持语音播报功能。“以往预警信息需经多级转发,现在师生通过教室外的电子屏就能直接获取权威预报,响应时间压缩至1分钟内。”技术人员表示。
全程守护:多部门联动筑牢“安全屏障”
为确保高考气象服务万无一失,景德镇市气象局成立高考专项服务小组,联合教育、交通、应急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考试期间,市气象局进入高考气象保障服务特别工作状态,气象专家24小时驻守市考试指挥中心,每日滚动发布《高考气象服务专报》,针对英语听力考试等关键时段开展递进式预报预警。
市气象局局长俞开炬表示:“高考关系千家万户,我们通过‘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气象保障,为考生营造安心应试环境,用实际行动践行气象人的责任担当。”这场科技与温情并重的气象护航行动,成为景德镇市2025年高考保障工作中的暖心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