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人民银行景德镇市中心支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积极传导货币政策,全力维护金融稳定,持续优化金融服务,履职成效不断显现。
一、协同发力,惠企纾困政策精准落实
一是加快政策传导。协助地方政府出台6个惠企纾困政策文件,发布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金融服务承诺书,多渠道加大政策宣传,推动民生领域贷款大幅增长。引导金融机构用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发放碳减排项目贷款1.6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4.6亿元、普惠养老再贷款390万元、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2352万元、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12.19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2.144亿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应用基本实现全覆盖,多项数据位居全省第一方阵。
二是优化创新引导。自主研发“银企产融对接云平台”,向银行推送产融对接重点项目654个,专精特新、知识产权、高新技术等各类企业1186个。推出“央小青牵手瓷小青:陶瓷梦·创业梦”专项行动,为“景漂”创业团队融资排忧解难,提供外汇、结算、征信、现金等金融服务。立足地域特色创新“陶瓷电商贷”等惠企纾困做法在“学习强国”、《金融时报》、江西卫视新闻联播作专题报道;创新推出惠企纾困2项特色工作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会议上受到书面表扬。
三是做实跟踪督导。印发文件对12家银行机构党委(党组)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金融政策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进行通报;中支党委、纪委主要负责人对落实金融政策不到位的某银行机构党委书记、纪委书记进行集体约谈;组成7个小组对全市银行机构惠企纾困政策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出台2022年货币信贷工作意见,针对乡村振兴、“双碳”目标等重点工作,引导银行聚焦履职重点,健全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截至12月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连续18个月居全省第一方阵。三季度,全市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小微贷款、绿色贷款同比增速分列全省第一、第三、第四位;全市房地产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量列全省第三位,是全省房地产贷款保持正增长的4个设区市之一。积极策应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着力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景德镇市成为全省唯一完成2项占比目标考核的设区市。
二、扛牢职责,金融风险防控成效显现
一是稳妥化解债务融资工具兑付风险。多次向市政府、市国资委、发债企业发送风险提示函,向上级行报送6期专报,主要负责人陪同政府领导赴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对接工作,促成景德镇市于2022年8月恢复发债通道,当月发债29.5亿元,维护了全省债务兑付零违约的良好局面。
二是全力支持辖内涉稳楼盘复工复产。向政府相关部门及有关银行机构发送多个提示函,加强与住建、银保监的工作协调,引导银行机构支持政府推进“三保”工作,配合做好总行市场司、南昌中支行领导2次来景调研,参与研商相关处置方案。9月13日,涉险楼盘全部复工,农发行发放1.899亿元专项借款予以支持,主要做法获潘功胜副行长批示肯定。
三是持续调优地方法人银行经营状况。引入央行评级和早期纠正的有序衔接机制,针对1家地方法人银行的风险问题,会同市政府金融办和银保监分局加强与属地政府面对面沟通,向上级行报送工作专报4期,向属地政府发送提示函2次,向景德镇市政府主要领导呈送《专报》,促成属地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分期分批偿还债权人资金,9月末到位2笔资金共1733万元。三季度全市4家地方法人机构央行评级有3家调优一档,1家维持5级不变,总体情况为历史最优,相关做法在全省人行系统金融稳定培训班上作交流发言。
三、提质增效,金融服务工作持续优化
一是打击金融违法行为震慑有力。联合市委政法委、市扫黑办举办全市金融系统“扫黑除恶·反洗钱·防诈骗”大型主题宣传,开展“优化账户服务 全民反诈防骗”直播宣传,对120个银行机构网点优化银行账户服务情况抽查暗访;狠抓电信网络诈骗治理,涉案账户数量从全省第6位降至第10位,新增涉案账户数连续4期通报全省最少,3次得到地方党政和上级行领导批示肯定。成功推动2例洗钱案件判决,跟踪推动洗钱案件3例,其中1例为自洗钱案。
二是征信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将征信宣传与陶瓷文化深度耦合,举办“瓷都征信卡通形象大使征集大赛”、“拒绝电诈 珍爱信用 创业护苗”高校毕业季金融服务“校园行”活动,受众面超10万人次。举办应收账款池融资试点银企签约会暨园区信用建设推进会,2022年全市运用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为企业促成融资228笔共30.6亿元,成交笔数位居全省第4。“解征信急难助企业融资”项目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典型案例”。
三是经理国库水平持续提升。办理增值税留抵退税1566笔,金额38.64亿元,惠及企业1461户;疫情期间拨付防控资金19笔1.09亿元;国库电子化退税作为惠企纾困特色工作登上“红榜”。加强商业银行代理国库业务监督,探索代理国库业务巡访机制。开展“国债科普 理财有招”直播,收看者达3000余人次。
四是外汇管理服务与时俱进。协助市政府制定《中国(景
德镇)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推动辖内银行便利化贸易结算服务。作为全省唯一试点地区,积极推进景德镇市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项目落地。稳步推进优质企业贸易外汇收支便利化试点扩容增效,全市新增试点银行网点3家,新增试点企业4家,试点企业共办理贸易便利化业务2.56亿美元。联合商务主管部门开展3场汇率避险政策宣讲,覆盖全市200多户企业,其中,38户企业成功试水汇率避险业务。2022年,全市外汇管理工作被《市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工作简报》推介,并获得企业赠送锦旗。
五是金融法治(消保)工作扎实推进。推进“瓷之源”金融教育示范基地建设,创新金融教育精品课,从辖内16家银行报送的105节课中精选出5大类21节课程,均可在教育基地展播,并全部上线抖音宣传账号可实时点播观看;深入老年大学开展“普及金融知识 守住钱袋子”主题宣传,创办“我的开学(创业)第一课”等系列金融教育活动。与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出台《关于建立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根据南昌中支授权,如期完成对乐安县农商银行异地综合执法现场检查。
六是现金服务管理持续深化。推行现金服务网格化管理,开展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现金服务知识与技能竞赛,对33个网点进行小面额人民币现金服务暗访,成功处置6起拒收人民币现金投诉。
2023年我市人民银行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求,聚焦景德镇市所需、尽显基层央行所能,针对实体经济的痛点、难点、堵点,加强资源配置,坚定坚决向实体经济让利,重点围绕先进制造业、小微企业、普惠金融、乡村振兴等领域持续投入资金、创新产品、提供服务,切实加强金融要素保障。持续做好与服务实体经济相关的重大决策部署、重点工作任务、领导批示等重点工作的督办立项和通报反馈工作,严格按照有关要求抓好贯彻落实。深入金融机构、企业、农户开展调研,详细了解各项政策落地的难点、堵点及效果,找差距、找特点,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解决问题的实际成效。注重点面结合,在工作落实和调查研究等方面形成工作合力,把建章立制与解决问题统一起来,及时总结提炼好的经验做法,固化形成一系列行之有效、惠民利企的政策制度,让办实事的成果切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